[发明专利]任务协同方法、装置及物联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7159.X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邓遂;曹红兵;朱健;向文芳;赵显忠;国薇;于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务 协同 方法 装置 及物 联网 系统 | ||
1.一种任务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任务T分解后的m个子任务,基于基因进化思想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分配m个所述子任务至预设执行节点;
针对任一种分配方案,获取m个所述子任务的执行成功率S;
获取执行所有分配方案得到的执行成功率S,选择最大执行成功率Smax对应的分配方案,执行m个所述子任务分配和执行;
其中,针对任一种分配方案,获取m个所述子任务的执行成功率S包括:
确定m个所述子任务到达相应预设执行节点的对应时间Ai,及获取各个预设执行节点上的子任务执行时间Ei、子任务截止时间Di和子任务等待时间Wi,所述i的取值范围为1~m;
在各个预设执行节点的约束条件下,获取满足Ai+Wi+Ei≤Di的子任务的总数占m个子任务的比例值,确定所述比例值为m个所述子任务的执行成功率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任一种分配方案,获取m个所述子任务的执行成功率S后,执行m个所述子任务分配和执行之前,还包括:获取任务协同效率η的过程具体为:
确定m个子任务的子任务执行时间Ei的总和为总任务量Amount,将所述Amount与子任务个数m的比值作为子任务理论平均任务量Average;
获取预设执行节点上的平均子任务个数maverage和执行完毕m个所述子任务的总耗时Total_time,将所述Total_time与maverage的比值作为m个所述子任务的实际平均执行时间taverage;
将所述Average与taverage的比值确定为该分配方案的任务协同效率η;
当选择出多个具有相同最大执行成功率Smax对应的分配方案时,对比多个分配方案的任务协同效率η,选择最大任务协同效率ηmax对应的分配方案,执行m个所述子任务分配和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任务执行时间Ei与任务量大小成正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基因进化思想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分配m个所述子任务至预设执行节点,具体为:
当预设执行节点的数目大于等于所述子任务的个数m时,每个预设执行节点上最多只执行一个子任务;
当预设执行节点的数目小于所述子任务的个数m时,至少一个预设执行节点上执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任务。
5.一种任务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任务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当前任务T,将所述当前任务T分解为m个子任务;
分配单元,用于基于基因进化思想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将m个所述子任务分配至预设执行节点;
执行成功率计算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和执行成功率计算模块;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确定m个所述子任务到达相应预设执行节点的时间Ai,及获取各个预设执行节点上的子任务执行时间Ei、子任务截止时间Di和子任务等待时间Wi;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在各个预设执行节点的约束条件下,计算满足Ai+Wi+Ei≤Di的子任务的总数占m个子任务的比例值,确定所述比例值为m个所述子任务的执行成功率S;
协同单元,至少包括第一协同模块,用于获取执行所有分配方案得到的执行成功率S,选择最大执行成功率Smax对应的分配方案,执行m个所述子任务分配和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未经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71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