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成型与电热膜喷涂工艺整合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110077445.6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玮;许晓生;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腾航科技有限公司;梁家玮;王勇 |
主分类号: | C03B13/00 | 分类号: | C03B13/00;C03B5/16;C03C6/04;C03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成型 电热 喷涂 工艺 整合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非金属电热膜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玻璃成型与电热膜喷涂工艺整合技术。
背景技术
电发热膜技术的产生及发展,极大提高了电发热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将电热转换效率从传统电热丝的85%以下,提高到93%以上;并且,不含污染环境的元素,环境友好,为节能、环保、低碳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但是,现有电发热膜技术普遍存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成品合格率低、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差……等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制约了电发热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本发明能够在平板玻璃成型过程中,在玻璃冷却工艺段充分利用玻璃本身的余温,将电热膜药液喷涂到玻璃表面,制造预期的纳米非金属电热膜玻璃。
发明内容
目前电热膜技术应用中存在的生产成本高、合格率低、一致性差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影响喷膜质量的多种因素难以精确控制;喷膜基材(耐热玻璃、导热陶瓷、云母……等)必须加热到600℃以上,不仅对基材的要求甚高,从而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加热所消耗的能量又进一步增加了成本,而且也有悖于环保节能的初衷。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平板玻璃的成型温度通常都高于900℃,而纳米电热膜喷涂时基材的温度应不低于650℃(最高可达800℃),那么平板玻璃成型后进入冷却流程,其温度将从900℃降低到室温,在平板玻璃冷却降温过程中势必有一段适合纳米电热膜喷膜的温度,在此阶段进行喷膜作业,可以完全节省了现有喷膜生产中的加热能耗。而且作业环境一致性和稳定性高,可以精确控制对喷膜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有效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回收的废玻璃只要对所含的杂质有效清除,是完全可以再生利用的。而废玻璃杂质的清除已经有常熟的技术和设备,所以本发明同时具有回收资源再生利用的积极的环保作用。
附图说明
图1:玻璃成型工艺与电热膜喷涂工艺整合技术原理示意图
1——玻璃熔炉;
2——压延成型机;
3——喷膜;
4——冷却线;
5——分切;
6——喷嘴;
7——电热膜玻璃。
图2:废玻璃再生利用示意图
1——玻璃熔炉;
2——压延成型机;
3——喷膜;
4——冷却线;
5——分切;
6——喷嘴;
7——电热膜玻璃。
8——废玻璃;
9——粉碎;
10——分拣;
11——清洗。
具体实施方式
废玻璃再生增值利用:
将回收的废玻璃进行粉碎,以便于分离玻璃中含有的杂质;对粉碎后的废玻璃进行分拣,清除废玻璃中混杂的其它杂质;分拣后的碎玻璃需要进行清洗,进而去除附着在玻璃表面的杂质和化学成分。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的干净的废玻璃碎,可以直接投入玻璃熔炉进行熔融,也可以与原生料按配比混合使用,或者完全使用原生料。
玻璃原料(可以是回收的废玻璃或与废玻璃的混合料)在熔炉中经1000℃高温熔融成流走性很好的浆液;
熔融的浆液进入压延工序,此时玻璃溶液的温度保持在950℃左右;
经压延加工后,玻璃熔浆成为厚度均匀的平整的玻璃带,压延后的玻璃带进入冷却工序,该工序是将压延工序输出的950℃高温的玻璃带,冷却成温度接近室温的玻璃板,在该工序中玻璃带温度为800℃的工艺段,进行电热膜喷涂作业。只要控制好玻璃带的温度、流走速度、喷嘴与玻璃平面的距离、喷药量……等因素,就可以有效控制电热膜玻璃的参数,从而生产出一致性良好的电热膜玻璃产品;
再对大尺寸的电热膜玻璃进行分切,成为预定规格的电热膜玻璃片。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所生产的电热膜玻璃片,主要应用在电热采暖、电热水器、电开水器……等发热温度不超过150℃的产品和行业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腾航科技有限公司;梁家玮;王勇,未经深圳腾航科技有限公司;梁家玮;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7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智能消毒柜
- 下一篇:动力传递装置、其控制方法及锁止离合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