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绝缘真空环网柜联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7545.9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7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兰桂刚;刘明清;彭成聪;樊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阿尔派智能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6 | 分类号: | H01H9/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绝缘 真空 环网柜 联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供电网络环网柜联锁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绝缘真空环网柜联锁系统(真空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联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城市供电网络主要采用环网供电模式,环网供电模式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用户可以从两端获取电源,减少事故的停电面积;环网柜就是用于环网供电的中压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可提高供电参数和性能以及供电安全等优点,而供电安全、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都是供电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只有供配电设备可靠、良好的“五防”联锁才能真正意义上的防止误操作,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真空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是固体绝缘真空环网柜的核心部分,真空负荷开关具有开断负载电流的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隔离开关具有隔离带电体与接地回路的能力,不能带负载操作,因此,真空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只能先分开真空负荷开关,再分开隔离开关或先合隔离开关,再合真空负荷开关这样的操作顺序操作,否则就会出现误操作,造成事故。为了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误操作,必须使这两个电气元件的操作有可靠的机械联锁,保证只能按正确的方式操作,否则就不能操作。
国内外常用的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操作基本采用封堵操作孔的模式,该模式的缺点就是可靠性不高,实际中的操作人员通过一些特殊的途径,比如:使大力、采用工具撬开等均可能造成误操作,最终造成事故,因此,目前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操作学习才能达到要求,但还是会有操作人员因失误操作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安全性高、不会出现误操作的固体绝缘真空环网柜联锁系统(真空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联锁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体绝缘真空环网柜联锁系统,包括隔离开关操作轴及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销、联锁杆,轴销固定在隔离开关操作轴上,轴销随隔离开关操作轴联动转动;联锁杆安装在联锁限位套内,联锁杆左端部分露出联锁限位套,联锁杆可在联锁限位套内左右移动;联锁杆位于隔离开关操作轴侧面,在联锁杆伸出时其端部卡住轴销;弹簧设在联锁限位套内,并套在联锁杆上,弹簧左端固定不动,右端在压力下向左运动,压力解除以后自动向右复位;压板与联锁杆连接,并设置在联锁限位套右端侧面,可随联锁杆左右移动;拐臂固定在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上,随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转动;拐臂另一端安装有轮子,在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转动时随之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联锁限位套固定在支撑件上。
进一步地,在联锁限位套的左端设有盖,此盖将弹簧挡住,联锁杆从盖中伸出。
进一步地,联锁杆与隔离开关操作轴相对接的一端呈与隔离开关操作轴相匹配的两端凸出、中间凹进的弧形结构,在联锁杆伸出时其端部的弧形凸出部卡住轴销。
当真空负荷开关合闸操作的时候,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顺时针转动,拐臂随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顺时针转动,轮子压动压板向左运动,带动联锁杆向左运动,联锁杆运动至隔离开关操作轴处时挡住轴销的转动,从而达到隔离开关操作轴不能转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负荷开关合闸的时候不允许操作隔离开关的目的。
当真空负荷开关分闸操作的时候,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逆时针转动,拐臂随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逆时针转动,轮子离开压板,压板向右运动,联锁杆在弹簧的回弹力量下向右运动,联锁杆离开轴销,轴销可以自由转动,隔离开关操作轴可以转动,从而达到负荷开关分闸的时候可以自由操作隔离开关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给隔离开关操作轴安装一联动运动的轴销,在隔离开关操作轴与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之间设置由联锁杆、弹簧、联锁限位套、压板拐臂及轮子等组成的联动操作装置,在操作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时通过联动操作装置锁住隔离开关操作轴使其不转动,即不能操作隔离开关,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没办法直接接触到,这样就杜绝了误操作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轴销,2为隔离开关操作轴,3为联锁杆,4为盖,5为弹簧,6为联锁限位套,7为压板,8为真空负荷开关操作轴,9为拐臂,10为轮子,11为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阿尔派智能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阿尔派智能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75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