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气溶胶水溶性离子成分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7680.3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魏秀丽;徐亮;高闽光;童晶晶;李胜;金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气溶胶 水溶性 离子 成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与分析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测量气溶胶水溶性离子成分的系统。
背景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由于高灵敏度和分辨率,以及可进行实时的多组分同时探测等独特的优势,在环境、化学、材料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尤其在环境污染的定性定量监测方面。
当前,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气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现已成为人类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据环保部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1]称,在监测的地级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只占2.4%,低于二级标准(即未达标)的占到39.5%;并且在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颗粒物年均浓度低于二级标准的就占到28.0%,在目前的污染物组成中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仍是首要污染物。由于采样技术的限制,国际上对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浓度的分析,多采用离线分析方法,耗时很长,前期处理比较麻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一种优良、非接触、实时测量技术。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理论上不仅可以避免采样过程带来的活性损失问题,提高测量精度,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分析速度。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测量气溶胶水溶性离子成分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测量气溶胶水溶性离子成分的系统和方法,该发明实现了对气溶胶水溶性离子成分的非破坏、多组分测量,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度和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测量气溶胶水溶性离子成分的系统,包括ZnSe晶片、晶片支架、氮气瓶、减压阀、气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把含有气溶胶样品的ZnSe晶片放置于晶片支架上,氮气瓶通过减压阀、气管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痰气口相连接,通过氮气吹扫红外光谱仪和ZnSe晶片支架,把红外光谱仪器、ZnSe晶片上整个红外光源通过的光路上的空气吹扫干净,红外光源通过ZnSe晶片后进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探测器,计算机控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谱采集。所述的ZnSe晶片要和经过它的红外光的光斑大小相同。计算机用来测量整个ZnSe晶片中的气溶胶样品的红外光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
1、利用光学方法直接测量气溶胶中的水溶性离子成分,测量方法简单。
2、可以同时检测NH4+、NO3-、SO42-等多种离子成分。
3、测量精度高,避免了膜不均匀性带来的测量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如图1所示,氮气瓶经过减压阀和光谱仪(1)上的三个进气口(2)相连,氮气通过进气口(2)进入光谱仪(1)内部,通过晶片(4)和光谱仪接处口出来,这样氮气把光谱仪内部的空气吹扫干净,保证整个红外光路上是氮气。气溶胶水溶液膜放置于晶片(4)上,红外光斑和晶片上膜大小相同,这样测量到的成分是整个晶片上气溶胶的总浓度,并且晶片膜均匀性和厚度不用保证每次测量都相同。出了进气口、晶片(4)和光谱仪接处口外,整个光谱红外光谱上(6)要保证气密性,以放置空气进入光谱仪中,干扰测量结果。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反射镜(3)、晶片(4)进入探测器(5)
计算机(8)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通过网线(7)相连。测量晶体上气溶胶膜的吸收光谱,对测量气溶胶水溶性离子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测量次数是16次,测量光谱时间是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7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药用的高纯度羟苯磺酸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轨道车辆车端关系综合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