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坡地集雨节灌控污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8055.0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恩科;严昌荣;梅旭荣;张燕卿;潘艳华;何文清;和寿甲;胡玮;刘勤;刘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惠莲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坡地 集雨节灌控污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坡地集雨节灌控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等高免耕秸秆覆盖措施和等高植物篱措施、集雨水窖、重力滴灌设备,根据流域坡地地形,从坡顶至坡底,设计2-4套集雨水窖,集雨窖上方采用免耕秸秆覆盖和等高植物篱措施的坡地做集雨面,集雨水窖建造以半地下式为主,沿地面和窖底设定两个出水口,分别接2套重力滴灌设施,对集雨水窖下方坡耕地进行分区重力滴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等高免耕秸秆覆盖措施,沿坡地水平等高线起垄种植,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或烟草,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覆盖在农田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植物篱措施,为坡耕地等高线,每隔7-10m种植带或行种植混合型植物篱,种植果林品种为杨梅、核桃或金银花,种植间距为2-4m,在每条植物篱种植带空白处种植黑麦草、紫花苜蓿,在两条植物篱种植带中间按上述农艺措施种植农作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集雨水窖,以半地下式为主,在集雨水窖上方种植带宽为2-4m的黑麦草、紫花苜蓿植物篱缓冲带,通过截留沟将水汇集,用导流管将截流沟和蓄水池连接在一起,设计2个出水口,即在靠近水平地面设计1个出水口和水窖底部涉及1个出水口,对不同区域进行有效灌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重力滴灌设备,根据出水口设计安装2套,接集雨水窖上部出水口的滴灌设备主要对灌溉区域上半部分进行灌溉,接集雨水窖底部的滴灌设备主要对灌溉区域下半部分进行灌溉,为了保护灌溉设备,对阀口控制部分,包括闸阀、水表和过滤器,进行砌体保护。
6.一种坡地集雨节灌控污系统,包括改进的农艺措施和等高植物篱措施、集雨水窖、重力滴灌设备;根据流域坡地地形,从坡顶至坡底,设计2-4套集雨水窖,集雨窖上方采用免耕秸秆覆盖和等高植物篱措施,集雨水窖下方采用重力滴灌措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农艺措施为等高种植和秸秆覆盖,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或烟草,沿坡耕地水平等高线起垄种植,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覆盖在农田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植物篱措施为坡耕地等高线,每隔7-10m种植带(行)种植混合型植物篱,种植果林品种为梅子、核桃或金银花,种植间距为2-4m,在每条植物篱种植带中空白处种植黑麦草、紫花苜蓿,在两条植物篱种植带中间按上述农艺措施种植农作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集雨水窖以半地下式为主,在集雨水窖上方种植带宽为2-4m的黑麦草、紫花苜蓿植物篱缓冲带,不必修建专门的沉淀池,通过截留沟将水汇集,用导流管将截流沟和蓄水池连接在一起。为了对不同区域进行有效灌溉,在集雨水窖出水口的设计上,设计2个出水口,即在靠近水平地面设计1个出水口和水窖底部涉及1个出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所述重力滴灌设备,根据出水口设计安装2套,接集雨水窖上部出水口设备主要对灌溉区域上半部分进行灌溉,接集雨水窖底部设备主要对灌溉区域下半部分进行灌溉。为了保护灌溉设备,对阀口控制部分(闸阀、水表和过滤器)进行砌体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80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携带放射性粒子胆道内引流管
- 下一篇:植物抗病原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