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信号传输防盲区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078303.1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4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极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信号 传输 盲区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计方法,特别是一种无线信号传输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波在传播时,如果被一个大小近于或小于波长的物体阻挡,就绕过这个障碍物,继续向前进行传播,这种现象叫做“绕射”。无线信号传播时,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对不同尺寸的障碍物有着不同的绕射作用。但是对于尺寸大于波长的障碍物阻挡,就无法产生绕射,从而形成无线信号无法存在的区域,即为“盲区”。信号传输时,为了让信号可以进行全方位覆盖,就需要想方法避免产生“盲区”。特别是超短波、微波的频率较高,波长短,绕射能力弱,在高大建筑物后面信号强度小,及其容易形成所谓的盲区。现有的无线信号传输的频率一般都是没有经过处理直接传输,或是采用线性的变频处理,这种方法在还原回原频率是容易有误差或失真。因此亟待开发出新型的无线信号传输方法,以降低无线信号传输的“盲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就是对无线信号的传输做防盲区的设计,使信号可以全方位覆盖。避免“盲区”的方法有两方面,一个是将障碍物尺寸减小,一个是将无线信号电磁波的波长增大。在无法减小障碍物尺寸的情况下,就需增大传输中的信号波长,增强绕射能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强;反之,信号频率越高,波长越小,绕射能力越弱。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设计一种无线信号传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欲发生的无线信号在发射端进行分频处理,然后将分频后的低频率无线信号发射;低频率无线信号被接收端接收后,进行倍频处理,接收端收到原始的无线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频是把一个重复信号变换成另一个重复信号,而后者的频率是前者的1/N,N为一正整数;所述的倍频为一个重复信号变换成另一个重复信号,而后者的频率是前者的N倍,N为一正整数。本发明专利就是先将无线信号用分频的方式降低频率发射,通过传输信道后,在接收端用倍频的方式升高频率进行还原,作为无线信号传输防盲区设计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分频与倍频方式改变传输信道中无线信号频率来改变波长,增强绕射能力,从而避免信号盲区,这种设计方法易实现、信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无线信号防盲区传输方法原理框图,
图中1为降频,2为发射,3为传输信道,4为接收,5升频,6还原。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设计方法原理说明如下:
1、在无线信号传输之前,先分频(降频)处理:
无线信号首先为原来应有的频率,进入分频处理电路,通过将信号频率用分频的方式降低待发射的无线信号频率,出来后的频率就被缩小到足够全方位通过传输信道的低频率信号。
2、被分频处理的低频率无线信号,通过“发射”模块发射到“传输信道”中去。
3、“传输信道”中,低频信号绕射能力很强,故避免了信号盲区。
4、经过“传输信道”中的低频信号,由“接收”模块接收下来。
5、接收下来的低频信号,进入倍频(升频)处理电路,用倍频的方式提高接收到的无线信号频率,以倍频的方式恢复为倍频信号。
6、通过倍频(升频)的倍频信号,再经过“还原”处理,确保完全恢复为原来进入“降频”处理之前的原信号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极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极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8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查叶片尖部间隙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含茶米汁饮料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