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8429.9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宝龙 |
主分类号: | F41A19/10 | 分类号: | F41A1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击 枪械 准确度 非指动 扣动 扳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击枪械的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属于枪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使用枪械实施射击时,需要高准确度射击,目前,大多借助光学瞄准器以提高瞄准的精确度,但是,由于现在使用的枪械都是用持枪手的食指扣动扳机发射枪弹的,而食指在扣动扳机时,由于手指的动作,会使枪身发生晃动,造成射出的枪弹的着弹位置偏离枪械瞄准的位置。苦练射击技术,只能有限的减小偏差,而无法完全消除着弹位置偏离枪械瞄准的位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枪械在用食指扣动扳机时,枪械瞄准的位置与实际着弹位置存在偏离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包括手闸钢丝拉动器、扳机扣动器和手闸钢丝,所述手闸钢丝拉动器包括T形板、平板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扳机扣动器包括支承座、导向复位固定板、扳机扣动板、连接板、固定夹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夹夹装在扳机护围上,支承座位于扳机护围内,且支承座与扳机的扣动面邻近,支承座与固定夹之间通过连接板实现机械连接,所述支承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导向复位固定板和扳机扣动板,扳机扣动板位于导向复位固定板与扳机之间,扳机扣动板的中部与支承座之间转动连接,导向复位固定板与支承座之间固定连接,导向复位固定板和扳机扣动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T形板的下端与平板的中部转动连接,T形板与平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手闸钢丝的一端穿过T形板的上板的与平板固定连接,手闸钢丝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复位固定板与扳机扣动板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位于手闸钢丝与T形板的立板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的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通过压合T形板和平板的一侧,手闸钢丝带动扳机扣动板,扳机扣动板打在扳机上,使得枪弹射出,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使扳机扣动板复位,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使T形板和平板复位。使用本发明的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射出的枪弹的着弹位置与枪械的瞄准位置相一致。本发明的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适用于手动装弹步枪、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等枪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的应用状态主视图,图2是图1中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的扳机扣动器的仰视图,图3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4是图1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包括手闸钢丝拉动器、扳机扣动器和手闸钢丝1,所述手闸钢丝拉动器包括T形板2、平板3和第一复位弹簧4,所述扳机扣动器包括支承座5、导向复位固定板6、扳机扣动板7、连接板8、固定夹9和第二复位弹簧10,所述固定夹9夹装在扳机护围11上,支承座5位于扳机护围11内,且支承座5与扳机12的扣动面邻近,支承座5与固定夹9之间通过连接板8实现机械连接,所述支承座5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导向复位固定板6和扳机扣动板7,扳机扣动板7位于导向复位固定板6与扳机12之间,扳机扣动板7的中部与支承座5之间转动连接,导向复位固定板6与支承座5之间固定连接,导向复位固定板6和扳机扣动板7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0,所述T形板2的下端与平板3的中部转动连接,T形板2与平板3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4,所述手闸钢丝1的一端穿过T形板2的上板2-1与平板3固定连接,手闸钢丝1的另一端穿过导向复位固定板6与扳机扣动板7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4位于手闸钢丝1与T形板2的立板2-2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射击枪械的高准确度非指动扣动扳机装置还包括外皮管13,所述外皮管13包裹在手闸钢丝1上。如此设置,延长手闸钢丝的使用寿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宝龙,未经陈宝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8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