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的组芯工艺及其使用的组芯胎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8793.5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6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君;彭飞飞;李明;张敬峰;孙晓敏;董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缸盖 工艺 及其 使用 胎具 | ||
1.一种发动机气缸盖的组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个子芯组并排设置,且每个所述子芯组的燃烧室面水平向下设置;
2)将两个所述子芯组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使两个所述燃烧室面均竖直设置;
3)移动所述子芯组,将两个所述子芯组贴合;
4)紧固定位后的两个所述子芯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芯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两个所述子芯组在竖直平面内向两个所述子芯组的内侧旋转。
3.一种组芯胎具,包括支架(1)、安装底板(2)和两个用于支撑子芯组的横托板(3),两个所述横托板(3)设于所述组芯胎具的前后两侧且支撑于所述安装底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横托板(3)在前后延伸的竖直平面内旋转的旋转部件(4),所述旋转部件(4)与所述横托板(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2)和所述支架(1)之间设有前后导向的滑动装置(5);所述滑动装置(5)的固定部(5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1),其活动部(5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芯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4)为设于所述横托板(3)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两侧的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且所述转轴和所述安装底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支撑架(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芯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42);所述组芯胎具还包括防转装置(8),所述横托板(3)静止时,所述防转装置(8)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支撑架(41)和所述旋转手柄(42)的旋转端;所述横托板(3)旋转时,所述防转装置(8)不连接所述转轴支撑架(41)和所述旋转手柄(42)。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组芯胎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6)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托板(3)的顶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芯胎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托板(7),所述侧托板(7)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托板(3)在前后方向的内侧,且所述侧托板(7)垂直于所述横托板(3)。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组芯胎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9),所述第一限位部件(9)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底板(2)在前后方向的外侧的顶壁,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件(9)的高度等于所述横托板(3)和所述安装底板(2)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芯胎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部件(0),所述第二限位部件(0)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底板(2)在前后方向的内侧的顶壁,且所述第二限位部件(0)的顶面与所述侧托板(7)顶端向内旋转90度后的底面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组芯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5)的固定部(51)为导轨,所述滑动装置(5)的活动部(52)为套装于所述导轨外部的直线轴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芯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5)上还设有防滑部件(53),所述防滑部件(53)包括固定端和绕所述固定端旋转的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1),所述活动端随旋转角度的不同连接于所述安装底板(2)或者与所述安装底板(2)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87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