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丁苯橡胶污水处理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78983.7 申请日: 2011-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2134144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7
发明(设计)人: 陆大培;王洪科;黄宗华 申请(专利权)人: 陆大培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C02F1/56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俞鸿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香港路***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丁苯橡胶 污水处理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污水治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丁苯橡胶污水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丁苯橡胶生产工艺可分为乳溶聚合和溶聚两大类。因乳聚工艺开发历史悠久,生产和加工工艺成熟,应用广泛,目前我国生产丁苯橡胶工艺大多采用乳聚工艺,如齐鲁石化橡胶厂、兰州石化橡胶厂、福建湄州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橡胶厂等。但其产生的丁苯橡胶污水的处理普遍不理想,国内丁苯橡胶污水通过传统的“气浮+生化”工艺处理后,出水COD一般都在100mg/l以上,难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石油化工工业一级排放要求,即COD小于60mg/l,其最主要原因是污水中的低聚物及新型助剂难以微生物降解去除。

丁苯橡胶污水处理是环保界高度关注的难题,目前研究多集中在深度处理方面,特别是电絮凝法、臭氧和Fenton氧化法,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电絮凝、臭氧和Fenton氧化法同样存在处理药剂成本高、操作不方便、产生大量残渣以及大水量情况下不易工业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操作经济性好的丁苯橡胶污水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说明为:丁苯橡胶污水首先自流至调节池,调节pH值至6.5~7.5后经泵提升至气浮系统的反应混凝槽,在反应混凝槽内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然后自流至涡凹气浮机,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悬浮颗粒物及胶体物质;净化后的污水经冷却塔冷却至35~45℃,然后自流至吸附系统,吸附池内大量微生物将污水中的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吸附后的混合液自流至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经脱水后外运处置,上清液进入水解酸化池;污水在水解酸化池内通过水解细菌的作用将大分子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分解后的污水自流至CBR池,池内设置高强度K3型悬浮填料,其填充率为35~45%,填料内表面生长浓度高,活性好,且生物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该微生物强化了系统对难降解COD的去除效果;经CBR系统降解后的污水自流至曝气池继续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后的污泥混合液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自流至过滤系统,经过滤后达标排放。

所述调节丁苯橡胶污水pH值为6.5-7.5,调节水量及水质的水利停留时间HRT为20~30小时。

所述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的量是20-50mg/l。

投加聚丙烯酰胺PAM的量是2-10mg/l。

所述气浮机为涡凹气浮机。

所述吸附沉淀中的吸附满足:混合液悬浮固体MLS S2.0-7.0g/l,泥龄2.0-4.0d,溶解氧0.5-1.0mg/l,水利停留时间HRT 15-40min。

所述含磷化合物是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的加入量是5-10mg/l。

所述水解酸化池的水利停留时间HRT为8~12小时。

所述CBR系统池内的降解满足: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1.0-3.0g/l,溶解氧1.0-4.0mg/l,水利停留时间HRT8~12小时,容积负荷1.5-2.5kgCOD/m3.d。

所述曝气池降解满足: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 2.0-4.0g/l,溶解氧3.0-4.0mg/l,水利停留时间HRT 20~30小时。

所述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的表面负荷为0.5-0.65m3/m2.h。

K3型悬浮填料,也称为移动床生物膜载体K3(Moving BedTM Biofilm carrier type K3)是瑞典威立雅水务技术公司(Anoxkaldnes)生产的商品,移动床生物膜载体K3可应用于给水及污水处理厂,亦称为卡能士CBRTM生物膜工艺填料;它由2个同心管构成,内部为隔离壁,外表面呈波纹状;分区形成“蜂巢”状,最里圈为圆形。中间层由内管和中间环之间的6个隔离壁形成6个腔,外层由中间管和外部波纹环形成12个间隔间,也包含12个等距的短棱。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添加专有和特定数量的抗氧化剂和表面活性改性剂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生物有效附着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大培,未经陆大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8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