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箱的开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9261.3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波贺野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5/04 | 分类号: | B60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箱 开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利用供油喷嘴的插入力打开瓣阀而向燃料箱供油的燃料箱的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这种燃料箱的开闭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述,已知一种在燃料盖上设置瓣阀机构的装置。作为瓣阀机构,通过由瓣阀闭合燃料通路的注入口且利用弹簧进行预紧,从而进行密封,在供油时,利用供油喷嘴抵抗弹簧的预紧力而按压瓣阀,从而打开注入口。在供油时,如果从供油喷嘴注入燃料,则燃料在燃料通路内上升,在燃料与设置在供油喷嘴上的传感器接触时,自动停止进行动作,停止供油。
在这种燃料箱的开闭装置中,由于是利用供油喷嘴的前端按压瓣阀而进行打开动作,所以供油喷嘴在插入时容易摆动,有可能无法顺利进行插入操作。而且,在供油时,利用设置在注入口的开口周缘上的供油枪用挡块将供油喷嘴的喷嘴卡止部进行定位,从而进行供油操作,但在供油喷嘴的前端只能到达瓣阀周边时,由于无法被与瓣阀相比设置在燃料箱侧的定位用部件进行定位,因此,供油喷嘴容易摆动,有可能传感器由于供油时的燃料的飞沫而错误地使自动停止进行动作,使供油产生障碍。
在这种燃料箱的开闭装置中,对将人携带的静电向车体等引导的接地单元进行了研究。作为这种接地单元,采用下述结构,即,在供油口配置棒状的导电部件,使该导电部件与供油喷嘴接触。但是,现有技术的导电部件存在下述课题,即,不仅使部件数量增加,而且,由于在供油喷嘴插入时与供油喷嘴的前端抵接,所以使得设定不会产生损伤的机械强度及形状时非常麻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315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00/02778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立足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箱的开闭装置,其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供油时的供油喷嘴的定位。另外,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箱的开闭装置,其可以不增加部件数量而以简单的结构形成接地通路。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可以通过如下实施方式及应用例而实现。
应用例1提供一种燃料箱的开闭装置,其对向燃料箱供给燃料的通路进行开闭,其特征在于,具有:
燃料箱开口形成部件,其具有用于插入供油喷嘴的插入通路、具有导入口并将该导入口与燃料通路连接以用于插入供油喷嘴的插入通路、以及配置在所述燃料通路和所述插入通路之间的注入口;
瓣阀机构,其配置在所述燃料箱开口形成部件内,具有开闭部件,该开闭部件通过被所述供油喷嘴的前端按压而对所述注入口进行开闭;以及
喷嘴定位引导机构,其将所述供油喷嘴经由所述插入通路的导入口、打开所述开闭部件而形成的所述注入口以及燃料通路,引导至从供油喷嘴供给燃料的插入完成位置,在该插入完成位置处将该供油喷嘴定位,
所述喷嘴定位引导机构具有:
第1支撑机构,其形成于所述导入口的开口周缘,一边与所述供油喷嘴的外周部接触,一边将该供油喷嘴向插入方向引导,在所述插入完成位置处支撑所述供油喷嘴;
第2支撑机构,其具有导入引导面和定位棱线,该导入引导面位于所述按压部件的上表面,以大于所述供油喷嘴半径的曲率形成,一边使所述供油喷嘴的前端滑动,一边传递朝向打开所述开闭部件的方向的力,该定位棱线具有与所述供油喷嘴的外径大致相同的曲率,在所述插入完成位置处与该供油喷嘴的外周面线接触地抵接;以及
第3支撑机构,其具有阀定位部件,该阀定位部件形成在所述开闭部件上,在所述供油喷嘴的插入完成位置处与所述燃料箱开口形成部件的内壁抵接,从而限制所述开闭部件的开度。
在应用例1所涉及的燃料箱的开闭装置中,如果将供油喷嘴插入开口形成部件的插入通路,供油喷嘴的前端按压开闭部件而压入供油喷嘴,则打开瓣阀机构的开闭部件,进而将供油喷嘴通过注入口插入,向燃料通路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92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烘箱的废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氨基乙酸乙酯盐酸盐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