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9320.7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长绳明敏;石黑直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B60R21/2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其构成为,形成具有由可挠性薄片材料构成的外周壁的袋状,被折叠收容在收容部位内,并且使膨胀用气体向内部流入,一边从收容部位凸出一边展开膨胀。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气囊,如日本特开平7-205738号公报所示,存在下述结构,即:配置临时结合部,其折起设置在外周壁上的通气孔的区域,以包围通气孔的外周侧的方式,使用缝合线将外周壁彼此缝合而构成,首先,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的小容积状态下进行膨胀,在内压上升时,构成临时结合部的缝合线断裂,以大容积进行膨胀。
但是,在现有气囊中,由于外周壁以向气囊的外周侧凸出的方式被折起,所以在以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的小容积下进行膨胀时,该被折起的部位向气囊的外表面侧部分凸出,使得以小容积进行膨胀时的外形形状变形。另外,在现有气囊中,在气囊展开膨胀时,有时该折起部位与收容气囊的收容部位或其周围的部件钩挂,无法顺利地展开。另外,由于现有气囊的临时结合部配置为,在以小容积进行膨胀时向气囊的外表面侧较大地凸出,所以无法设置在膨胀时与乘客接触的区域上,配置位置存在限制。
另外,该现有气囊的临时结合部的外形形状形成大致V字形状,在内压上升时,将角部部位作为断裂的起点,使构成临时结合部的缝合线断裂,解除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但是,由于该现有气囊的临时结合部从角部分支为两叉,在角部的部位处将缝合线断裂后,向2个方向传递脱线及断裂,所以使接近的部位都传递脱线及断裂,在迅速解除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这一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其即使在以小容积膨胀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外周壁在大致整个区域上形成曲面状,可以可靠地保护乘客,从而解决上述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结构的气囊而实现。
一种气囊,其构成为,形成具有由可挠性的薄片材料所构成的外周壁的袋状,折叠收容在收容部位内,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一边从收容部位凸出一边展开膨胀,
气囊在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具有临时结合部,其使外周壁彼此结合而构成,并且在展开膨胀时的气囊的内压上升时,可以解除结合状态,
在外周壁上形成缝褶部,其将外周壁的一部分折起并向气囊的内周侧凸出而构成,
缝褶部构成为具有下述部件的剖面大致V字形状:2个相对壁部,其彼此相对地配置;反转部,其通过相对壁部彼此连结而构成缝褶部的底部;以及开口侧端部,其位于各相对壁部中,与膨胀时的气囊的外表面相连续,
临时结合部在缝褶部的区域内将相对壁部彼此结合而构成,并且形成方向与形成在开口侧端部之间的缝隙相交且向反转部侧延伸的线状,将一侧末端配置在开口侧端部附近,将另一侧末端配置在反转部附近。
在本发明的气囊中,由于使外周壁彼此结合而构成的临时结合部,在折起外周壁的一部分并向气囊的内周侧凸出而形成的缝褶部的区域内,以使得构成缝褶部的相对壁部彼此结合的方式形成,所以气囊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而以小容积膨胀时,临时结合部不向气囊的外表面侧凸出。另外,在本发明的气囊中,由于临时结合部形成为朝向构成缝褶部的底部的反转部侧,将一侧末端配置在处于气囊的外表面侧的开口侧端部附近,将另一侧末端配置在反转部附近,所以在气囊以小容积膨胀时,临时结合部几乎不向气囊的外表面露出,在配置有该缝褶部以及临时结合部的区域中,也可以维持膨胀时的外周壁的曲面形状。因此,在本发明的气囊中,即使在以小容积膨胀时与乘客接触的区域中,也可以无碍地配置临时结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9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