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可控制的圆织机沟槽凸轮开口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0121.8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宏;陈兴强;毛立民;周骏彦;周申华;苏继伟;周琪洪;唐菲菲;李志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5/00 | 分类号: | D03C5/00;D03D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控制 圆织机 沟槽 凸轮 开口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织机开口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可控制的圆织机沟槽凸轮开口机构。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织机相比,圆织机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和能耗低的优点。但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凸轮和分线盘两种机械式的开口方法,所以圆织机生产的产品的组织结构单一,只在生产产业用织物的领域有少量的应用,例如无缝袋、过滤管、消防水带等无缝管状(筒状)织物。
在现有的圆织机中,凸轮开口的圆织机占很大的比例。无论使用的是沟槽凸轮(中国发明专利ZL 01260524.7)还是平面凸轮(中国发明专利ZL 200820133947.X),开口运动的规律都是由开口凸轮的廓线来决定,是固定的。所以,这种凸轮开口的圆织机只能织简单的、有规律的织物组织,不能织复杂和无规律的提花组织和三维的立体管状织物。
现有的分线盘开口圆织机没有开口凸轮,在梭子的前端铰接有一个分线盘。在经纱和综筘的作用下,随梭子一起向前运动的分线盘自身产生旋转。有一定张力的经纱经过经纱导向片后就会落入分线盘上预先加工的顶部或槽部,从而形成开口。分线盘作为一种机械装置,同样也只能形成简单和按一定规律重复的几种织物组织,不能织复杂和无规律的提花组织和三维的立体管状织物。
传统织机的可程序控制的凸轮开口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不仅凸轮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控制的方式也非常灵活可靠。利用可程序控制的凸轮开口技术,传统的平织机已经能够织出各种各样的提花组织和花纹。但是,平织机的凸轮开口技术并不能用于圆织机,因其只能在某个规定的时刻形成一个完整的梭口,不能形成圆织机要求的连续移动的梭口。
要发挥圆织机的优势和扩大圆织机的产品的应用领域,就必须给圆织机发明一种可程序控制的凸轮开口机构。这种圆织机的可程序控制的凸轮开口机构要达到的目的虽然与传统织机的可程序控制的凸轮开口机构一样,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却完全不同。在传统的织机上,所有的经纱在一个织造周期内只要在统一的开口时间形成一个一样的梭口。而在圆织机上,每个或每组经纱都要单独控制,在整个圆周上形成几个与梭子同步持续移动的梭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可控制的圆织机沟槽凸轮开口机构,使圆织机也能织出各种各样的提花织物组织结构和图案,织出符合要求的单层和立体三维管状织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轨道可控制的圆织机沟槽凸轮开口机构,包括开口执行机构和开口控制机构,所述的开口执行机构包括与梭子运动同步的沟槽凸轮和与经纱联动的滑杆,所述的沟槽凸轮包括一条局部带分支的沟槽和可在沟槽内滑动并与经纱联动的滑块,所述的沟槽的分支部分分为上升段沟槽和下降段沟槽,所述的沟槽的为分支部分为平综静止段沟槽;所述的平综静止段沟槽通过选择段沟槽与所述的上升段沟槽和下降段沟槽相连;所述的开口控制机构控制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沟槽凸轮上的选择装置。
所述的选择装置为可上下摆动的活动挡块;所述的活动挡块设置在所述的沟槽的分支部分的前端。
所述的选择装置为两块上下摆动的曲线导板,所述的两块曲线导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的选择段沟槽的两侧。
所述的选择装置为两块电磁铁,所述的两块电磁铁分别安装在所述的选择段沟槽的两侧。
所述的选择段沟槽内设有底部沟槽;所述的选择装置为滑块上的选择销钉。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每根或每组经纱可以单独控制,在圆织机的梭子到达之前形成需要的梭口,织出复杂的提花图案和组织;2、控制机构可以由计算机来控制,在改变织物组织结构时,只需要改变控制程序,不需要改变机器的机械结构,使织物组织结构和图案的调整方便和高效;3、因为是完全开口,经纱与梭子的摩擦少,对经纱的损伤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0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石墨烯制备抗静电层压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新型音孔板材料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