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硒食用菌生产方法及培养基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0205.1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8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妍;陈晓燕;问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榕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生产 方法 培养基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种生产方法及培养基。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高等真菌的类总称。目前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目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介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人体组织内主要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复合物形式存在。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一个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的关系,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该酶的作用是催化还原谷胱甘肽与过氧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硒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被破坏,可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因此硒具有抗氧化和防止糖尿病的作用。而有机硒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排除体内毒素,防止血凝块,清除胆固醇,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机硒也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基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它还具有保护视网膜,增强玻璃体光洁度,提高视力,防止白内障的功能。
为了能够减少缺硒的可能性,人们基本都会进行补硒,而现有补硒的方法一般是在食盐中添加无机硒,优点是方法简单,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无机盐不能在体内储存,一旦停止补硒,有可能会使得人体硒的营养状况下降,另外在区别人群是否缺硒比较困难,正常人摄取过多的无机硒对健康没有多大好处。因此,营养学家提倡补充有机硒,现有一种富硒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基本局限于均是以含硒的无机化合物组成,主要用于香菇的培养,在对于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舞茸等食用菌培养时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应该在含硒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大力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食用菌培养基配方,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食用菌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富硒食用菌培养基配方,原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组分:豆秆粉0.4%-0.6%、树叶粉0.15%-0.25%、硫酸镁0.05%-0.1%、玉米粉0.2%-0.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富硒水稻米糠0.06%-0.5%、银杏叶粉0.1%-0.3%、麦糠0.2%-0.3%。
其中富硒食用菌为富硒金针菇时,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组分:豆秆粉0.4%-0.6%、富硒水稻米糠0.2%-0.5%、银杏叶粉0.01%-0.03%、麦糠0.2%-0.3%、硫酸镁0.05%-0.1%。
其中富硒食用菌为富硒杏鲍菇,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组分:豆秆粉0.4%-0.6%、富硒水稻米糠0.2%-0.3%、银杏叶粉0.01%-0.3%、麦糠0.2%-0.3%、树叶粉0.15%-0.25%、硫酸镁0.05%-0.1%。
其中富硒食用菌为富硒蟹味菇,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组分:豆秆粉0.4%-0.6%、富硒水稻米糠0.2%-0.4%、银杏叶粉0.02%-0.3%、麦糠0.2%-0.3%、树叶粉0.15%-0.25%、硫酸镁0.05%-0.1%、玉米粉0.2%-0.4%。
其中富硒食用菌为富硒舞茸,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组分:豆秆粉0.4%-0.6%、富硒水稻米糠0.1%-0.5%、银杏叶粉0.1%-0.3%、麦糠0.2%-0.3%、树叶粉0.15%-0.25%、硫酸镁0.05%-0.1%。
本发明采用上述组分的培养基原料,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采用本发明培养出的富硒食用菌含硒量及其高,人体服用以后,可有效提高人体血硒水平,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治病健身功效,并且本发明培养的富硒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快、活力强、菌丝含量高,接种后的菌种萌发率好、发酵周期短、成品率高。
富硒食用菌生产方法,包括液体菌种培养、培养基制备、菌种栽培,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制备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豆秆粉0.4%-0.6%、富硒水稻米糠0.2%-0.5%、银杏叶粉0.1%-0.3%、麦糠0.2%-0.3%、树叶粉0.15%-0.25%、硫酸镁0.05%-0.1%、玉米粉0.2%-0.4%;
步骤包括如下:
1)培养基配置:按配方将豆秆粉、富硒水稻米糠、银杏叶粉、麦糠、树叶粉、玉米粉、硫酸镁加水搅拌获得培养基;
2)调整:用盐酸调整所述培养基的PH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榕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榕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0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