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取出喷油器孔中衬套的工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0250.7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守京;张敬峰;祁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73 | 分类号: | B25B27/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取出 喷油器 衬套 工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取出喷油器孔中衬套的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柴油机中,其缸盖上开设的喷油器孔对喷油器的工作性能具有较大影响,为了保证喷油器与喷油器孔之间的气密性,喷油器孔在装入喷油器之前需要压入衬套,而后进行气密性实验。在压入衬套后进行气密试验时,可能出现喷油器衬套密封不严、漏气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密封圈脱位或是密封圈被破坏。衬套密封不严时,缸盖和衬套组件为不合格件,此时,如果将整个缸盖和衬套组件报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为了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当衬套发生密封不严的现象时,通常将衬套取出并重新进行压装。
目前将不合格衬套取出的方法为:先在丝锥上涂上胶,用丝锥进行手工攻丝,胶固化后(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再用相应规格的螺栓旋入,用工具将衬套从缸盖的小头孔敲出。
但是,用丝锥攻丝较为困难,费时费力;同时,在螺栓拧入时,较容易发生乱丝的现象,造成衬套无法取出,从而导致整个工件的报废。
因此,研制一种专门针对取出喷油器孔中的漏气衬套的工装装置,提高衬套自喷油器孔中取出时的效率,同时提高衬套顺利取出的概率,降低工件的报废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取出喷油器孔中衬套的工装装置,其提高了衬套自喷油器孔中取出时的效率,同时提高了衬套顺利取出的概率,降低了工件的报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取出喷油器孔中衬套的工装装置,包括具有锥形部的螺杆和与所述锥形部螺合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圈具有若干牙型结构,且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锥形部轴向运动时,所述套筒在其径向上扩大或者缩小。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喷油器孔的外径,且其相对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锥形部。
优选地,所述套筒外圈包括多个牙型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二定位部,和设置于所述螺杆的具有所述锥形部一端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固定连接的主体部,所述套筒轴向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耐热胶圈。
优选地,所述螺杆的一端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安装有挡块。
优选地,所述滑杆上活动连接有重锤,所述重锤的内径小于所述挡块的外径。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套,滑杆与所述螺杆通过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取出喷油器孔中衬套的工装装置,包括具有锥形部的螺杆和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上开设有与径向贯穿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安装有刚性球,所述刚性球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固定槽的开口外径,且所述刚性球与所述锥形部相接触。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取出喷油器孔中衬套的工装装置,包括具有锥形部的螺杆和与所述锥形部螺合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圈具有若干牙型结构,且所述套筒相对于所述锥形部轴向运动时,所述套筒在其径向上扩大或者缩小。在需要取出衬套时,旋转螺杆,令螺杆向靠近衬套的方向移动,当螺杆达到指定位置时,通过外置部件控制套筒,令套筒固定而不随螺杆运动,而后旋转螺杆,套筒在螺杆的锥形部上的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套筒与锥形部螺合,则随着螺杆上的锥形部的锥面不断扩大,套筒的外径扩大并嵌入到衬套的内壁,从而将衬套与套筒固定,最后,通过工具拔出工装装置,从而使得衬套在其内壁与套筒之间的径向的嵌入力的作用下,随工装装置一同被拔出。
这样,通过该专门的工装装置取出衬套时,无需进行攻丝等操作,从而提高了衬套自喷油器孔中取出时的效率;同时,套筒与衬套内壁之间的作用力是沿衬套的径向的,而衬套的取出力的方向是沿衬套的轴向的,轴向力的施加不会对径向力造成影响,也就是在衬套的取出过程中,衬套与套筒之间的作用力不会减小,从而保证了衬套的取出可靠性,提高了衬套顺利取出的概率,降低了工件的报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0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装置、发送数据生成程序以及发送数据生成方法
- 下一篇: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