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流式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0310.5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0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田兆东;黄谦;王丽丽;郭清平;孔刚;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03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流式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竖流式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水处理中重要的基础设施。现有沉淀池功能单一,基本只有沉淀和分离的功能。沉淀效率和分离效果与静止分离面积和时间有关,要获得高的分离效率和出水水质,必须要有足够的沉淀面积和静止分离时间,但是这将会造成沉淀池的占地面积过大,并且对于一些细小的悬浮物,实际上仍然很难通过静止分离沉淀将其去除。因此对于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增加附属设施的方式,例如在二沉池后增加曝气生物滤池或者其它设施来进行深度处理,从而提高沉淀分离的效率和效果。采用增加附属设施的方式虽然会提高出水水质和出水效率,但是却存在着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大等缺陷。
中国专利文献CN201439493U公开了一种高效沉淀池,该沉淀池在池壁上部和周边内和/或外悬置有过滤或沉淀环槽,内置过滤介质或斜管、斜板分离装置,使得该沉淀池的出水先经过滤或沉淀环槽分离后,再由原出水堰排出。该沉淀池克服了在沉淀池外采用其他的附属设施进行深度处理时占地面积大投资大的缺陷,但是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缺陷:
该高效沉淀池在池壁上部和周边内和/或外悬置有过滤或沉淀环槽,沉淀环槽内装填有滤料。该高效沉淀池的沉淀环槽设置在与出水堰邻侧的位置,距离出水管的距离很短,一旦滤料不均匀就会造成不均匀排水;同时,由于该沉淀池的沉淀环槽径向设置过滤面积较小,导致水流速过大,造成过滤的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高效沉淀池由于过滤部分设计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出水不均匀以及过滤不彻底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均匀出水且过滤彻底的一体化沉淀池。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包括从池顶伸入到池下部的进水区,所述进水区设置有进水管,从上到下依次环绕所述进水区设置有检修区、集水区、过滤区以及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下部连通有一个集泥区, 所述集水区内设置有一个可根据水位进行调节的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与出水管连通;所述集水区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集水装置下部的过滤水缓冲段。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过滤区内装填有生物填料。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生物填料通过固定在池壁上的底部具有镂空的孔的上下两层钢格网固定在所述过滤区内。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生物填料在所述格网内的装填体积为75%-80%,密度为0.85-0.95g/cm3。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过滤区的高度为0.5m-1.5m。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生物填料为球形,直径为80mm-150mm。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格网的孔的直径为40mm-50mm,所述格网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8mm。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进水区为一个中心进水筒,所述中心进水筒的底部与一个伞状反射板的顶面固定,所述伞状反射板的伞尖部朝上。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进水管从所述集水区伸入所述中心进水筒与位于所述中心进水筒内的进水喇叭口的小口端相接,,所述进水喇叭口的大口端竖直向上开放。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集水装置为集水槽和可调式溢流堰板,所述可调式溢流堰板上设有豁口,所述集水槽可以沿着所述豁口上下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包括从池顶伸入到池下部的进水
区,所述进水区设置有进水管,从上到下依次环绕所述进水区设置的检修区、集水区、过滤区以及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下部连通有一个集泥区, 所述集水区内设置有一个可根据水位进行调节的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与出水管连通;所述集水区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集水装置下部的过滤水缓冲段。由于过滤水缓冲段的存在,经过过滤区过滤后的水首先进入过滤水缓冲段进行缓冲,然后再进入集水装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即使存在滤料或者生物填料聚集的情况,由于过滤水缓冲段的作用,在出水处仍然可以保证均匀出水;另外,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过滤区和沉淀区环绕进水区横向设置,所述过滤区断面面积与沉淀区断面面积一致,与对比文件所提到的沉淀池相比,具有更大的过滤面积,进而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滤速较低,本池体滤速仅为1-2m/h,过滤效果自然更好,同时纳污能力也更强,可以延长过滤区的反冲洗周期,此外由于滤速较低,生物膜易于成长,因此本池体具有很好的生物处理效果。
2. 本发明提供的竖流式沉淀池,设置有一个独立的过滤区,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0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