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湿除臭涤纶针织布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0461.0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昭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扬复合面料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263 | 分类号: | D06M15/263;D06M11/79;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除臭 涤纶 针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水洗的布料。
背景技术
涤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合成纤维。由于其具有极其优良的定形性能,因此被大量地用于制造衣着面料。涤纶织物定形后,在使用中经过多次洗涤,仍然能保持原有形状。此外,它还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热、耐腐蚀等等优点。但是,目前后染色涤纶针织物,日晒色牢度一般低于5级,60℃高温水洗色牢度低3级。另外,涤纶的透气性、吸湿性较差,由其制成的服装在长时间穿着后,湿气不易散发,容易产生臭味。沸石是一种微孔材料,具有优良的离子交换、催化和吸附性能,在工农业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天然沸石相比,人工合成的沸石具有物相和成分单一,杂质少,结构内孔道和孔穴大小均匀,比表面积高,交换性能、吸附性能及催化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中国专利200710040210.3中公开了一种在纺织原材料中加入沸石,然后拉丝得到的合成纤维。这种纤维结合了涤纶和沸石的优点,从而制造出既保留了涤纶原有优点,又吸湿除臭的纤维。但是这种纤维的加工方法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破坏了涤纶原有的结构,降低了涤纶原有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提供一种除臭吸湿的吸湿除臭涤纶针织布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湿除臭涤纶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涤纶制成的基材布,所述基材布表面印刷有沸石粉层;所述沸石粉层的成分及其重量比为:47~50%的丙烯酸复合树脂,28~30%的5~50um人造沸石粉,20~24%的醋酸乙酯,0.5%的流平剂。
优选的,所述沸石粉层的覆盖率占所述基材布表面积的55%以上。
优选的,所述基材布由日晒色牢度大于6级,60℃高温水洗色牢度大于4级的涤纶针织而成。
制作本发明的吸湿除臭涤纶针织布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 织布:使用单面或双面圆编织机将原液着色涤纶纱进行编织,加工出单面或双面布料。
2) 调胶:将所述沸石粉层的各成分混合后,充分搅拌,形成胶状物。
3) 印刷:利用丝网印花技术,在所述基材布的单面印刷所述沸石粉层,印刷的速度为15~20 m/min。
4) 烘干底胶涂层:对印刷好的所述底胶涂层进行烘干,烘干的温度为140 ~ 150℃,烘干持续时间为1~3min。
本发明的吸湿除臭涤纶针织布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将沸石层印刷在日晒色牢度大于6级,60℃高温水洗色牢度大于4级的涤纶上。既保留了涤纶原有的高日晒色牢度、高温水洗色牢度等优点,又能吸湿除臭;还具有工艺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吸湿除臭涤纶针织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吸湿除臭涤纶针织布包括基材布(1),基材布(1)由日晒色牢度大于6级,60℃高温水洗色牢度大于4级的涤纶针织而成。基材布(1)的单面印刷有沸石粉层(2)。沸石粉层(2)的覆盖率超过基材布(1)表面积的55%。沸石粉层(2)的成分及其重量比为:47~50%的丙烯酸复合树脂,28~30%的5~50um人造沸石粉,20~24%的醋酸乙酯,0.5%的流平剂。
制作本发明的吸湿除臭涤纶针织布的工艺包括:
1) 织布:使用单面或双面圆编织机将原液着色涤纶纱进行编织,加工出单面或双面布料。
2) 调胶:将所述沸石粉层的各成分混合后,充分搅拌,形成胶状物。
3) 印刷:利用丝网印花技术,在所述基材布的单面印刷所述沸石粉层,印刷的速度为15~20 m/min。
4) 烘干底胶涂层:对印刷好的所述底胶涂层进行烘干,烘干的温度为140 ~ 150℃,烘干持续时间为1~3min。
本发明的吸湿除臭涤纶针织布的具有以下优点:
1. 日晒色牢度大于6级。
2. 60℃高温水洗色牢度大于4级。
3.良好的定形性。
4.调湿、吸臭:沸石的多孔、表面积大等优点,使得其能有效地吸收布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湿气,从而有效防止了臭味的产生。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扬复合面料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渤扬复合面料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0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手动切换机构的流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单开关振荡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