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材溶解浆的筛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0519.1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D5/00 | 分类号: | D21D5/00;D21D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402191 重庆市永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材 溶解 筛选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溶解浆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材溶解浆的筛选工艺。
背景技术
溶解浆广泛应用于纺织粘胶纤维、硝化纤维、醋酸纤维等纤维素衍生物产业,市场需求量在逐步扩大。目前新开发的竹材溶解浆市场前景广阔,可以填补我国溶解浆的缺口。
但是,现有竹材溶解浆生产设备和工艺相对落后,主要采用跳筛、CX筛、多段锥形除砂器等设备,筛选效率低,耗水量大,纤维流失较大,工作环境较恶劣。改进后的压力筛虽然属于封闭式筛选设备,但是筛选效率不高,除沙效果不够,导致溶解浆中尘埃和灰分含量偏高。
由于竹材采伐、转运等过程中容易混进较多的泥沙、碎石、铁屑等杂质。经过备料工序后杂质含量仍相对木片偏高,传统的浆料筛选方式除沙的效果有限,导致后续工段中沙粒等重杂质含量高,设备磨损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竹材溶解浆的筛选工艺,以提高溶解浆的质量,延长筛选及洗涤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竹材溶解浆的筛选工艺,它包括粗筛工艺A和精筛工艺B;
所述粗筛工艺A采用一段除砂器、一段除节机和一段洗节机,具体步骤为:
A1、将蒸煮喷放锅里的浆料经泵送至除节机;
A2、在除节机中,通过筛孔的粗筛良浆进入下一工序,而未通过筛孔的渣浆进入洗节机;
A3、在洗节机中,渣浆中的节子从洗节机上部螺旋甩干后排至废渣回收间,而渣浆通过洗节机的洗涤分离后得到的良浆由于浓度很低故可通过除砂器回流到除节机重复步骤A2不仅可作为稀释液,同时可回收其中的纤维;
所述精筛工艺B采用三段压力筛,二段除砂器和一段振动筛,具体步骤为:
B1、经过粗筛工艺A后得到的粗筛良浆泵送至一段压力筛;
B2、在一段压力筛中,通过筛缝的精筛良浆进入下一工序,未通过筛缝的渣浆经除砂器后进入二段压力筛;
B3、在二段压力筛中,通过筛缝的浆料回流到一段压力筛中重复步骤B2,未通过筛缝的渣浆经除砂器后进入三段压力筛;
B4、在三段压力筛中,通过筛缝的浆料回流到二段压力筛中重复步骤B3,未通过筛缝的渣浆进入振动筛;
B5、在振动筛中,分离出的良浆回流到三段压力筛重复步骤B4,筛出的渣浆排至废渣回收间。
其中,所述粗筛工艺A的工艺参数为:
(1)进浆浓度: 3%-5%
(2)排渣比率: 10%-15%
(3)除节机进浆压力:250Kpa-350Kpa
(4)除节机运行压差:20Kpa-80Kpa
(5)除砂器进浆压力:275Kpa-350Kpa。
其中,所述粗筛工艺A中除节机的筛孔为9.5mm,洗节机的筛孔为9.5mm。
其中,所述精筛工艺B的工艺参数为:
(1)进浆浓度: 0.7%-3.5%
(2)一段压力筛
进浆压力: 250Kpa -350Kpa
进浆浓度: 3.2%
排渣比率: 10%-15%
(3)二段压力筛
进浆压力: 250Kpa -350Kpa
进浆浓度: 1.2%
排渣比率: 8%-15%
除砂器进浆压力: 275Kpa -350Kpa
(4)三段压力筛
进浆压力: 250Kpa -350Kpa
进浆浓度: 0.8%
排渣比率: 8%-13%
除砂器进浆压力: 275Kpa -350Kpa。
其中,所述精筛工艺B中压力筛的筛缝宽为0.2mm,振动筛的筛孔为4.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粗筛段进浆浓度高(操作浓度3.8%,可高达5%),提高了筛选能力,同时比国内现有的粗筛方式增加了一段除砂器,减少了沙粒、金属颗粒等重杂质对除节机的磨损,很大程度上延长了除节机的使用寿命。
(2)、精筛段采用三段压力筛与两段除砂器联合的封闭筛选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除去浆料中的纤维束、砂石等杂质,提高了筛选效率,同时延长了压力筛的使用寿命。
(3)、筛选在较高浓度条件下运行,降低了系统的用水量和纤维流失,进入蒸煮黑液浓度高,有利于提高黑液的回收。
(4)、占地面积少,布局紧凑,效率高,能耗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0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能扳手
- 下一篇:轴承防尘盖双角度压盖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