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0990.0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韦;芦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子 功能 大规模 单壁碳 纳米 纯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取单壁碳纳米管原料以及生物聚糖加入水中,令所述原料中所含单壁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充分分散,其中,生物聚糖和单壁碳纳米管原料的质量比例由壳聚糖的分子量和浓度、溶液酸碱性以及单壁碳纳米管的纯度共同决定,分散后除去水溶液中的沉淀,得到单壁碳纳米管的分散液,再去除吸附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的生物聚糖分子,制得纯化的单壁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的pH值为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采用的生物聚糖为壳聚糖,则所述水溶液的pH值为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聚糖为聚阳离子生物多糖、聚阴离子生物多糖和聚非离子生物多糖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是采用机械搅拌、球磨和超声处理方法中的至少一种使单壁碳纳米管原料在水溶液中充分分散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获得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的过程具体为:将分散有单壁碳纳米管原料的水溶液于室温下静置,而后离心处理该水溶液,弃去沉淀,上清液即为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是通过反复过滤、离心-分散循环或者化学氧化处理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方式去除吸附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的生物聚糖分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中所含单壁碳纳米管原料的浓度小于或等于0.1g/m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质量比为0.1~10的单壁碳纳米管原料和生物聚糖加入水中,并伴以机械搅拌或球磨或超声处理,令所述原料中所含单壁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充分分散,该水溶液中所含单壁碳纳米管原料的浓度≤0.1g/ml;
b.将步骤a所得水溶液于室温下静置15min~48h,而后以500~30000rpm的转速离心处理5min~10h,弃去沉淀,上清液即为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
c.采用反复过滤或者离心-分散循环的方式处理步骤b所得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去除吸附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的生物聚糖分子,制得纯化的单壁碳纳米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基于超分子功能化的大规模单壁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过程:调整单壁碳纳米管原料和生物聚糖种类,并调整单壁碳纳米管原料与生物聚糖的质量比,制得一系列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将该一系列单壁碳纳米管分散液在30~150℃分别干燥处理得一系列固体样品,通过拉曼光谱和/或电子显微镜检测该一系列固体样品,从而确定可产生最优纯化效果的单壁碳纳米管原料-生物聚糖配组以及单壁碳纳米管原料与生物聚糖的质量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09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