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耳自动送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1263.6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8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鑫泰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中极耳的生产设备,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极耳自动送胶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电池,其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大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中,并使用于各种领域;
软包装锂电池由于其内部电池单元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叠片式和卷绕式,此两种单元结构的锂电池内部均包含有极耳,且极耳上均设有极耳胶,以防止电池封装过程中顶封不良,导致漏液,使电池报废。
现有的软包装锂电池极片成型机的极耳包胶方法,都是利用手工将极耳进行包胶片后,再进入下一个专用切胶带分割设备,此两道工序并不同步进行,生产效率低下,且极耳的一致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包胶,并兼具有切胶同步进行的极耳自动送胶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极耳自动送胶装置,主要包括有压胶条机构、切胶条机构及夹胶条机构;压胶条机构紧固于机台面板上,切胶条机构和夹胶条机构均固定于机座上。
所述压胶条机构主要是由双轴气缸、压缩弹簧、上活动压块、下活动压块、上固定压板、下固定压板、导向板及连接板组成;双轴气缸通过连接板与压缩弹簧的上端相连接,压缩弹簧的下端与上、下活动压块相连接;上固定压板对应设置于上活动压块的正下端;下固定压板对应设置于下活动压块的正下端;
导向板设置于上、下固定压板的侧端面上,并且导向板的表面上设置有两条上下对称出胶条的缝隙;
切胶条机构主要包括切刀气缸、切刀;所述切刀气缸固定于切刀气缸固定座上,并且切刀紧固于切刀气缸的一端上,并与导向板上的缝隙方向相对应设置;
夹胶条机构主要包括上夹指、下夹指、夹指气缸、推进气缸及固定板;夹胶条机构通过固定板与机台固定,上、下夹指紧固于夹指气缸的前端、并且上、下夹指呈上下对称并列设置;夹指气缸通过固定块与推进气缸相连接;夹指气缸用于控制上夹指及下夹指的张紧与松开;推进气缸用于控制上、下夹指的伸缩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通过机械手夹指自动送胶,真正实现了极耳胶条的自动化包胶,同时利用切胶条机构的同步进行,使得制作出来的极耳性能一致,且包胶效果好,不良率大大降低,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中的夹胶条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极耳自动送胶装置,主要包括有压胶条机构1、切胶条机构2及夹胶条机构3;压胶条机构1紧固于机台面板(图中未示出)上,切胶条机构2和夹胶条机构3均固定于机座4上。
如图3所示,所述压胶条机构1主要是由双轴气缸11、压缩弹簧17、上活动压块12、下活动压块13、上固定压板15、下固定压板14、导向板16及连接板18组成;双轴气缸11通过连接板18与压缩弹簧17的上端相连接,压缩弹簧17的下端与上、下活动压块(12、13)相连接;上固定压板15对应设置于上活动压块12的正下端;下固定压板14对应设置于下活动压块13的正下端;
导向板16设置于上、下固定压板(15、14)的侧端面上,并且导向板16的表面上设置有两条上下对称出胶条的缝隙;
切胶条机构2主要包括切刀气缸(图中未示出)、切刀(图中未示出);所述切刀气缸固定于切刀气缸固定座上,并且切刀紧固于切刀气缸的一端上,并与导向板16上的缝隙方向相对应设置;
如图2夹胶条机构3主要包括上夹指31、下夹指35、夹指气缸32、推进气缸33及固定板34;夹胶条机构3通过固定板34与机台固定,上、下夹指(31、35)紧固于夹指气缸32的前端、并且上、下夹指(31、35)呈上下对称并列设置;夹指气缸32通过固定块与推进气缸33相连接;夹指气缸32用于控制上夹指31及下夹指35的张紧与松开;推进气缸33用于控制上、下夹指(31、35)的伸缩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鑫泰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鑫泰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1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