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性和持久性事件流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1368.1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0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H·J·M·梅杰;D·A·马诺列斯库;B·C·贝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高见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 持久性 事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事件流的管理,尤其涉及预测性和持久性事件流。
背景技术
事件流在许多计算机应用中是普遍的。事件流可以是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常,事件可以产生其它进程或事件流。通常使用复杂事件处理(CEP)系统来处理此类事件流。
发明内容
事件驱动的应用可以预测未来事件并从预测事件产生事件流。所产生的事件流可以作为预测操作来执行,直到预测被确认为正确或错误。预测操作可以生成在预测被确认时可被呈现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预测事件之前使用这些结果,而在其它情况下,可以高速缓存这些结果直到预测被确认。在某些情况下,当预测事件发生时,预测操作可以与实际事件流融合。在某些设备中,预测机制可以增强性能、实现原本可能困难的操作并且可节省电池寿命或能量。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精选。本概述并不旨在标识出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具有预测性事件流的设备的实施例的图示。
图2A是示出无预测的时间线的示例实施例的图示。
图2B是示出有预测的时间线的示例实施例的图示。
图3是示出用于通过预测管理输入流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用于处置被错误地预测的任务流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系统可以从事件流中的事件预测未来事件,然后基于所预测的未来事件产生预测事件流。可以处理预测事件流,直到该系统能够确定预测事件是否实际发生。如果预测事件如预测般发生,则预测事件流可以被转换成实际事件流。如果预测事件并未发生,则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处置预测事件流,诸如撤销、停止或擦除预测事件流的结果。
在事件流可被无意地暂停或切断的情况下或者在预测事件流可以产生增强的响应或性能的情况下,该系统可以是有用的。例如,预测事件在通信信道被切断或降级时可能是有用的,并且可以允许应用继续起作用。在另一示例中,预测事件可以事先下载信息或者准备结果并随后在实际事件发生时立即使这些结果可用。
在一个使用场景中,设备可以以连续方式处理事件流,诸如更新地图上的位置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设备。例如,当导航设备穿过隧道时,该设备可能会在GPS信号中引起短暂中断。在中断期间,当该设备穿过隧道时,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预测事件来表示GPS输入事件流。预测事件可以启动预测任务流,例如基于从诸如导航速度之类的先前速度以及航向计算的信息来更新地图上的方位。当该设备从隧道重新出现时,预测事件可以得到确认,并且预测事件可以与实际事件流合并或统一。
在另一个使用场景中,web浏览器可以监视来自用户的输入,诸如文本输入、光标移动或其它交互。用户输入可以作为同步事件流来对待。基于用户输入,web浏览器可以预测用户可能选择具体链接或输入搜索项的未来事件。预测事件可以在用户实际点击链接或完全输入搜索项之前产生下载目标广告或搜索项目信息的一组任务。当实际事件发生时,浏览器可以非常迅速地显示已下载的信息,从而提供比在之后下载信息的情况下高得多的性能的用户体验。
在再一个使用场景中,设备可以预测未来事件可能涉及跨网络下载信息。在执行与预测事件相关联的任务时,该设备可以使用较慢速度下载信息,并且可以消耗比该设备尝试全速下载的情况更低的带宽以及潜在更少的能量。更低的带宽消耗可以导致更低的网络成本、和更好的带宽利用、以及设备上潜在更少的能耗。
在又一个使用场景中,设备可以预测未来事件可以使现存事件流变得无用,因此现存事件流可以响应于预测事件而终止。例如,电池供电的无线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快速移动的事件(诸如当用户开车时)预测该用户可能无法很快查看电子邮件信息。通过在此时间期间避免电子邮件下载,无线设备的电池寿命可以得到保存。
本说明书通篇中,在所有附图的描述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素。
在将元素称为被“连接”或“耦合”时,这些元素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在一起,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素。相反,在将元素称为被“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时,不存在中间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1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花塞
- 下一篇:单一芯片磁性传感器及其激光加热辅助退火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