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行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1972.4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献玲;徐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H04W2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行 区间 干扰 协调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下行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小区统计所述第一小区的边缘性能指标,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一小区互为邻小区;
当所述第一小区的边缘性能指标不满足所述第一小区的预设要求或足够满足所述第一小区的预设要求时,所述第一小区向所述第二小区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可容忍相对窄带发射功率RNTP门限,所述边缘性能指标包括边缘无法满足服务质量参数QOS的UE的个数或无线链路失败UE的个数或边缘的吞吐量;
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接收的可容忍RNTP门限调整自身的RNTP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接收的可容忍RNTP门限调整自身的RNTP值,包括:
当所述第二小区同时接收多个邻小区发送的可容忍RNTP门限时,
若所述其他邻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邻小区发送的可容忍RNTP门限低于所述第二小区的RNTP值时,所述第二小区根据该可容忍RNTP门限降低所述RNTP值;
若所述其他邻小区发送的可容忍RNTP门限均高于所述第二小区的RNTP值时,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接收的可容忍RNTP门限提高所述RNTP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接收的可容忍RNTP门限调整自身的RNTP值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接收的可容忍RNTP门限调整受限物理资源块PRB上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接收的可容忍RNTP门限调整受限PRB上的功率,包括:
若所述其他邻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邻小区发送的可容忍RNTP门限低于所述第二小区的RNTP值时,所述第二小区根据该可容忍RNTP门限降低所述受限PRB上的功率;
若所述其他邻小区发送的可容忍RNTP门限均高于所述第二小区的RNTP值时,所述第二小区根据接收的可容忍RNTP门限提高所述受限PRB上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向所述第二小区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可容忍RNTP门限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小区按如下步骤计算所述第一小区的可容忍RNTP门限:
计算所述第一小区保证边缘所有用户UE服务质量参数QOS所占用的PRB;
取所有边缘UE占用PRB上A类符号资源元素RE上最小的发射功率按照平均功率进行归一化;
对归一化的值向下取整获取所述第一小区的可容忍RNTP门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向所述第二小区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可容忍RNTP门限,包括:
所述第一小区利用X2接口交互LOAD INFORMATION消息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可容忍RNTP门限,其中,在所述LOAD INFORMATION消息中,所述第一小区的可容忍RNTP门限属性与RNTP值属性的位置并行。
7.一种下行小区间干扰协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互为邻小区的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
所述第一小区,用于统计所述第一小区的边缘性能指标;当所述第一小区的边缘性能指标不满足所述第一小区的预设要求或足够满足所述第一小区的预设要求时,所述第一小区向所述第二小区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可容忍相对窄带发射功率RNTP门限,所述边缘性能指标包括边缘无法满足服务质量参数QOS的用户UE的个数或无线链路失败UE的个数或边缘的吞吐量;
所述第二小区,用于根据接收的可容忍RNTP门限调整自身的RNTP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区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小区同时接收多个其他邻小区发送的可容忍RNTP门限时,若所述其他邻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邻小区发送的可容忍RNTP门限低于所述第二小区的RNTP值时,根据该可容忍RNTP门限降低所述RNTP值;若所述其他邻小区发送的可容忍RNTP门限均高于所述第二小区的RNTP值时,根据接收的可容忍RNTP门限提高所述RNTP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区还用于根据接收的可容忍RNTP门限调整受限物理资源块PRB上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19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箔的运送装置和叠层电池的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话筒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