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品外壳的制造方法及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2016.8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0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牧基;傅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 外壳 制造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品外壳的制造方法及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木质外壳具有塑料层包覆的产品外壳的制造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产品如3C电子产品,消费性、非消费性产品的外壳,在使用上除了重视其强度外,也十分重视所呈现出来的质感。强度方面主要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硬度,金属材料或是塑料材料的硬度显然优于木质材料。但是在质感的表现上,木质材料又显然较金属材料或是塑料材料表现得更容易让使用者所接受。因此,为使产品外壳不但硬度佳且具有高尚优美的质感,通常会采用黏贴的方式,将木质薄片贴在金属、塑料或较硬的复合板材表面。这种表面黏贴的外壳结构,虽然外观看起来美观又兼具强度,但是实际使用时所述外壳的表面仍然非常容易受到损伤,原因是所述表面上的木质薄片硬度还是不够。针对这问题,业界会在所述木质薄片的表面上进行表面的加工处理程序,主要是增加一个保护性的漆料表层,通常以喷漆、粉体静电涂装等加工方式进行,过程中还需要防止漆料不均、流纹等的不良现象。最后再进行漆料的干燥制程,通过自然风干、热风烘干与UV干燥等方式来完成该产品外壳的制造。这些后加工处理会增加成本、浪费时间又不利于量产的制造。再者,漆料表层的强度仍然有限,对于避免产品表面的碰撞损伤或刮伤问题,并未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木质外壳表面可直接包覆塑料层的产品外壳的制造方法及结构。
一种产品外壳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的步骤,
提供一个透光模具,所述透光模具设有一个模穴;
提供一个塑料层,使所述塑料层设置在所述模穴内,并在所述塑料层表面设置一个黏胶层;
提供一个木质基材,将所述木质基材设置于所述模穴内,使所述木质基材与所述黏胶层贴合;
固化所述黏胶层,提供一个固化设备固化所述黏胶层,使所述塑料层与所述木质基材结合;及
完成外壳成品,自所述透光模具取出所述木质基材。
一种产品外壳结构,其包括一个木质基材以及一个塑料层。所述木质基材具有一个表面,所述塑料层包覆在所述木质基材的表面上。所述塑料层与该木质基板之间具有一个黏胶层,所述黏胶层使所述塑料层与所述木质基板结合。
上述的产品外壳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所述透光模具具有可透光性,再配合所述黏胶层使用光硬化型树脂材料,使所述木质基材与所述塑料层的结合可以在所述模穴内完成,且所述塑料层具有较佳的硬度,可在所述木质基材的表面上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不必再作其它的表面加工处理,因此所述模造成型的制造方法,具有降低成本、节省时间、提高产品质量的效能,相较于目前外壳表面的复数加工制造程序具有竞争上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产品外壳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对应图1提供一透光模具步骤的透光模具示意图。
图3是对应图1固化黏胶层步骤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产品外壳结构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2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带串条抽拔装置
- 下一篇:水龙头断口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