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2378.7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朋 |
主分类号: | A61L9/013 | 分类号: | A61L9/013;A61L101/02;A61L101/06;A61L101/22;A61L10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509 山东省东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空气 高效 净味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分解和净化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的污染物也逐渐增加,家中的家具、装饰物品越来越多,家具中会释放有害气体甲醛,装饰物品会释放出有害气体苯、TVOC等,加上人、饲养的宠物、食品、生活垃圾等会释放出有毒又难闻的气味,还有潮湿的角落所滋生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如军团菌等。总之,室内的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目前,人们一般在室内置设活性炭、生物陶粒等吸附材料,已达到空气净化目的,但成本高、净化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副作用,净化效率高的一种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
一种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包含主溶液和副溶液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其中,
主溶液包含:
副溶液包含:
食用盐酸 0.5%-1.5%
水去离子 7%-11%。
按照原料重量百分比均匀混合,即可制成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
其中所述氢氧化钠的作用是:该成分具有强烈杀菌、抑菌、防蛀作用;
其中所述亚氯酸钠的作用是:该成分在形成溶液后具有强分解性,可分解空气中的有毒有害分子;
其中所述碳酸钠、硼砂和水离子的作用是:碳酸钠、硼砂和水离子在结合后会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负离子,可与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做氧化还原反映,进一步分解有毒有害气体;
其中所述柠檬酸的作用是:该成分在产品成分中具有稳固其他成分结合的作用;
其中所述食用盐酸的作用是:该成分具有加速有毒有害气体快速分解的作用;
使用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所需用量,按主溶液∶副溶液∶水=1∶1∶9的比例。将主、副溶液与水配成混合液,注意并充分搅匀。
以细雾状将混合液喷洒于有关的地点空间或物体表面上。也可用浸沾有混合液的软布对物体内外表面进行抹试处理。本品用量为每平方米20毫升即可达到预期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一:
一种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1、主溶液:
2、副溶液(活化液):
食用盐酸 5%
水(去离子) 7%
按照原料重量百分比均匀混合,即可制成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
实施例一实验效果
首先在甲(空白实验舱)乙(样品实验舱)两个配以小电风扇的1.5立方米容积的密封实验舱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稀溶液,平衡5小时,测定两个实验舱中的氨含量。之后,立即将配制好的液体样品喷洒其中,再平衡24小时。采用国标氨的检测方法采样测定,氨的去除率为90%。
实例二:
一种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1、主溶液:
1、副溶液(活化液):
食用盐酸 10%
水(去离子) 10%
按照原料重量百分比均匀混合,即可制成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
实施例二实验效果
首先在甲(空白实验舱)乙(样品实验舱)两个配以小电风扇的1.5立方米容积的密封实验舱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稀溶液,平衡5小时,测定两个实验舱中的氨含量。之后,立即将配制好的液体样品喷洒其中,再平衡24小时。采用国标氨的检测方法采样测定,氨的去除率为94%。
实例三:
一种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1、主溶液:
3、副溶液(活化液):
食用盐酸 7%
水(去离子) 8%
按照原料重量百分比均匀混合,即可制成室内空气用高效净味液。
实施例三实验效果
首先在甲(空白实验舱)乙(样品实验舱)两个配以小电风扇的1.5立方米容积的密封实验舱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稀溶液,平衡5小时,测定两个实验舱中的氨含量。之后,立即将配制好的液体样品喷洒其中,再平衡24小时。采用国标氨的检测方法采样测定,氨的去除率为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朋,未经陈志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2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进动分解技术的不平衡相位估计方法
- 下一篇:制备SGLT2抑制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