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有滚动装置抛射头的冲击破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2643.1 | 申请日: | 201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兴良 |
主分类号: | B02C13/14 | 分类号: | B02C13/14;B02C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有 滚动 装置 抛射 冲击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有滚动装置抛射头的冲击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冲击式破碎机是利用高速转动的物料相互自行破碎及物料之间摩擦而破碎(石打石),适应于特硬、中硬及磨蚀性物料的粗碎与细碎作业。是一种节能、节材的高效破碎设备。
物料从顶部给料口,经料筒进入一个高速旋转的叶轮中,物料在离心作用下,最后以40-100m/s速度冲入破碎腔,与先前抛出的悬浮物料及物料反击板剧烈相撞,反弹后的物料又与从叶轮中发射出的物料再次碰撞,多次重复,最后失去动能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破碎腔中排出。
叶轮作为冲击式破碎机中的核心部件,所述叶轮边缘设三个出口(也有二个和三个以上的),每个出口处均装有一把镶有硬质合金的抛射头(也称抛料头刀片、磨头)。在冲击式破碎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高速转动叶轮上的抛射头磨损极大,这是冲击式破碎机应用与发展中的一大瓶颈。
为了解决叶轮上的抛射头磨损大这个问题,人们通常采用如下的方式:
一、降低叶轮转速,以降低磨损力度,但这与工作效率相反。现实当中为了提高破碎效果,不是降速,而是提速。
二、提高抛射头材料硬度,近些年随着材料技术进步,已有很大发展,但这方面空间很小的,再硬的合金刀都在砂轮磨上磨刀刃,强烈的磨损是必然的,40-100m/s线速度下的矿物流,俨然是一个大砂轮在磨“抛射头”。
三、关于抛射头,一直是业内技术人士的公关项目,力图从各个方面突破,例如专利号“200820157904.5”专利名称为“用于立式破碎机的外力结构”,针对抛射头中间磨损快,上下二头慢的情况,提出将刀头(抛射头)一分为三,即分为三段,这样更换时可只更换中间磨损完了的一块,从而达到延长刀头使用时间的目的。这方案是不错的,但实际收效甚微。
只要抛射头与高速物料之间是处在滑动摩擦中,高磨损就是必然。所有延长抛射头寿命的努力和效果都是杯水车薪,一般的机械零件使用寿命以月、年计算,而抛射头则按小时计算(通常为100多小时)。总之,冲击式破碎机这种机型原理先进、制造简单、使用效果好,但就卡在这抛射头寿命这瓶颈上。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不足就是在于抛射头与物料总是处在滑移摩擦中,面对高速的物料,犹如砂轮在磨合金刀,高磨损是必然的,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种新颖结构的装有滚动装置抛射头的冲击破碎机,是用一种滚动装置抛射头替换现有技术中的镶合金刀抛料头,即用滚动摩擦替代了滑动摩擦,高速物料在抛射中,紧贴着并带动着滚动装置抛射头耐磨套筒旋转,物料与耐磨滚筒之间线速度同步,是不摩擦的,也就没有了磨损(实际抛射头转动时有惯性滞后和摩擦力,也有一定量的滑移摩擦和磨损,只是相当于合金抛射头的滑移要少得多)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装有滚动装置抛射头的冲击破碎机,包括多个滚动装置抛射头、叶轮、分料盘、叶轮主轴、机架、物料反击板、给料斗和给料筒,所述叶轮的轮廓边缘设置有多个流道口,所述叶轮设置有上墙板和下墙板,在所述流道口处设置有滚动装置抛射头。
前述的装有滚动装置抛射头的冲击破碎机,其中所述滚动装置抛射头为圆柱形结构,且中间设置一根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两个轴承且穿通于所述两个轴承,所述支撑轴和所述两个轴承被耐磨套筒包覆固定,所述耐磨套筒的两端设置两只闷盖。
前述的装有滚动装置抛射头的冲击破碎机,其中所述叶轮的上墙板与下墙板在抛射口处开有用于安装滚动装置抛射头的孔。
前述的装有滚动装置抛射头的冲击破碎机,其中所述滚动装置抛射头通过支撑轴固定连接在叶轮的上墙板与下墙板之间抛射口处的孔内。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冲击式破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滚动装置抛射头结构图;
图3为图2中滚动装置抛射头固定在叶轮上的示意图。
图中:1、分料盘;2、叶轮主轴;3、叶轮;4、机架;5、物料反击板;6、给料斗;7、8,给料筒;10、滚动装置抛射头;11、下墙板;12、上墙板。101、闷盖;102、轴承;103、耐磨套筒;104、支撑轴;105、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兴良,未经朱兴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2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