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转载机上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2690.6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申坤;孙如钢;张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C35/04;E21C3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4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载 机上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开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转载机上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设备中,转载机一般在端头支架底座一侧设置,用于煤炭运输等。
在应用过程中,转载机容易在竖直方向上下窜动,导致发生危险,伤害作业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防转载机上漂的防转载机上漂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防转载机上漂装置,包括端头支架,所述端头支架的底座上设有限位销轴,所述限位销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端头支架的底座上,另一端悬于转载机溜板轨道的上方。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转载机上漂装置,由于端头支架的底座上设有限位销轴,限位销轴的一端固定在端头支架的底座上,另一端悬于转载机溜板轨道的上方,能有效防止转载机的上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转载机上漂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转载机上漂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转载机上漂装置平面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防转载机上漂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
包括端头支架,端头支架的底座1上设有限位销轴3,所述限位销轴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端头支架的底座1上,另一端悬于转载机溜板轨道2的上方。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销轴3可以有4件,其中两件固定在所述转载机溜板轨道2一侧的端头支架的底座1上,另外两件固定在所述转载机溜板轨道2另一侧的端头支架的底座1上。
所述限位销轴3可以设置在靠近所述端头支架的立柱7的位置。
所述转载机设有护煤板5,所述护煤板5上可以设有长孔6,所述限位销轴3伸入到所述长孔6中。
所述限位销轴3的一端可以通过挡销板4和挡销固定在所述端头支架的底座1上。
本发明应用在煤矿开采设备中的液压支架上,固定在端头支架底座处,用于端头支架和转载机之间,能够防止转载机在竖直方向上下窜动,以免发生危险,伤害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限位装置。
本发明为固定连接结构,由限位销轴、挡销板、挡销组成。设置在转载机与端头支架之间,销轴固定在支架底座靠近立柱处,伸出部分悬于转载机溜板轨道上方,对转载机在竖直方向起到限位作用,以防止转载机上下窜动,发生危险。
具体实施例中,在支架底座处共设置了4处销轴,在底座的相应位置处加开销轴过孔对每个限位销轴起到支撑作用,利用挡销和挡销板在水平方向将限位销轴锁死固定,防止销轴横向窜动。
本发明与转载机护煤板配合使用,因考虑到限位销轴伸出部分与护煤板可能存在干涉问题,可以在护煤板上加开长孔,保证支架在前移、上下浮动时,限位销轴不会与护煤板干涉。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重量轻,拆装方便,可有效防止装载机上漂,为企业节省了成本,也为井下安全性提供了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2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