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电调衰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2766.5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5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庞佑兵;梁剑波;刘登学;龙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H7/03 | 分类号: | H03H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衰减器 | ||
1.一种线性电调衰减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个四PIN二极管∏型衰减器,对来自外部输入端IN的信号进行衰减,其输入端通过隔直流电容C1与IN相连,其输出端通过隔直流电容C2与输出端OUT相连,其电源端与反向放大器的电源端Vcc相连;和
一个反向放大器,将来自外部的衰减控制电压信号线性地变换成∏型衰减器相应的控制信号,同时进行电平转换,其输入端与外部衰减控制端Vcon相连,其输出端与所述四PIN二极管∏型衰减器的衰减控制端Vcon1相连,其电源端为Vc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调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PIN二极管∏型衰减器包括:
二个隔直流电容C1、C2,其中,C1的一端与外部输入端IN相连,C1的另一端与R1的一端相连,C2的一端与R6的一端相连,C2的另一端与输出端OUT相连;和
一个输入并联PIN二极管D1、一个输入串联PIN二极管D2、一个输出串联PIN二极管D3、一个输出并联PIN二极管D4、一个滤波电容C3、一个滤波电容C4,其中,D1的阴极与D2的阴极相连,D1的阳极经C3接地,D2的阳极与D3的阳极相连,D4的阴极与D3的阴极相连,D4的阳极经C4接地;和
偏置电阻R1、R2、R3、R4、R5、R6,其中,R4的一端与外部电源端Vcc相连,R4的另一端通过R3接地,并分别与D2的阳极和D3的阳极相连,R2的一端与所述四PIN二极管∏型衰减器的衰减控制端Vcon1相连,R2的另一端与D1的阳极相连,并经C3接地,R5的一端与所述四PIN二极管∏型衰减器的衰减控制端Vcon1相连,R5的另一端与D4的阳极相连,并经电容C4接地,R1的一端分别与D1的阴极和D2的阴极相连,R1的另一端接地,R6的一端分别与D4的阴极和D3的阴极相连,R6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调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放大器包括:
一个单电源Rail-To-Rail运算放大器IC1、电阻R7、R8、R9、R10,其中,IC1的正电源端与外部电源端Vcc相连,IC1的正输入端经R7与外部电源端Vcc相接,并经R8接地,IC1的负输入端经R10与外部衰减控制端Vcon相连,并经R9与所述四PIN二极管∏型衰减器的衰减控制端Vcon1和IC1的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调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直流电容C1、C2是常规普通电容,电容值为1000pF~0.1μF,所述滤波电容C3、C4是常规普通电容,电容值为0.01μF~0.1μF。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调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并联PIN二极管D1、输入串联PIN二极管D2、输出串联PIN二极管D3、输出并联PIN二极管D4均为常规的快速PIN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VBR≥100V,其电阻最小值≤10Ω,其电阻最大值≥1500Ω,其结电容≤0.35p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调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电源Rail-To-Rail运算放大器IC1是常规的单电源Rail-To-Rail运算放大器,其工作电压≥18V,其增益带宽积≥10MHz,具有Rail-To-Rail输入和输出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电调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阻R1、R2、R3、R4、R5、R6和电阻R7、R8、R9、R10均为常规普通电阻,其中,R1、R6的电阻值均为0.8~1.2kΩ,R2、R5的电阻值均为400~600Ω,R3的电阻值为1.8~2.2kΩ,R4的电阻值为600~900Ω,R7、R8的电阻值均为5.1~7.5kΩ,R10的电阻值为33~47kΩ,R9的电阻值为30~43k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27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小区日志系统及其日志记录方法
- 下一篇:电阻变化型非易失性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