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牙树脂填充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2845.6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9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显臣 |
主分类号: | A61C5/04 | 分类号: | A61C5/0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牙 树脂 填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科用树脂填充器,尤其是一种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同时具备填充、整形等多种功能的后牙树脂填充器。
背景技术
在修补牙齿的时候,需要在牙齿的缺失处填充树脂,然后利用工具对这些树脂进行修形,一方面可以很顺利的恢复牙体外形,另一方面可以使其与被填充部分周围的牙齿相互接触的更好,来保证填充效果。传统的后牙树脂填充器的填充头为一个与杆身之间平滑过渡的钩状,这种结构形式的填充器仅仅具备将树脂填充物压入填充处的功能,如需要在树脂填充物上塑造出仿真的牙齿造型,还需要利用其他的专门用于塑形的工具,这样不仅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同时也延长了操作时间;并且这种结构形式的后牙树脂填充器,其工作端的轴线为一条直线,这样当填充器在进行多角度工作时,工作端与树脂填充物就无法保证始终保持良好的面接触,影响了操作效果和效率。基于上述原因,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型后牙树脂填充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同时具备了填充、修形功能,且可保证在多种操作角度下,工作端都能够与被填充物保持面接触的后牙树脂填充器。
本发明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一种后牙树脂填充器,包括杆身1,在杆身1的两端头处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且朝向相反的上填充头2和下填充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填充头2由连接部分4和工作端5组成,连接部分4的中心线为第一曲线6,第一曲线6曲率半径R1的范围是:10-12毫米,弧长L1的范围是:6-8毫米,工作端5的中心线为一段长度范围在8.0-10毫米之间的直线,连接部分4与工作端5通过塑形交点7连接为一体结构,并且连接部分4与工作端5在塑形交点7处平滑过渡;工作端5在与其自身中心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由多条曲线组成,其中左侧边由三条平滑过渡且相内切的曲线组成,第二曲线8曲率半径R2的范围是:13.5-14毫米,弧长L2 的范围是:6-6.5毫米,第三曲线9曲率半径R3的范围是:3.5-4.5毫米,弧长L3的范围是:1.5-2毫米,第四曲线10曲率半径R4的范围是:0.8-1.2毫米,弧长L4范围是0.3-0.7毫米;右侧边的上端呈勺状,由两条平滑过渡且相内切的曲线组成:第五曲线11曲率半径R5的范围是:1-1.4毫米,弧长L5的范围是:0.4-0.6毫米,第六曲线12曲率半径R6的范围是:3.5-4毫米,弧长L6范围是:3-3.5毫米,并且第四曲线10和第五曲线11之间为平滑过渡。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后牙树脂填充器,其结构简单,设计独特,构思巧妙,它充分考虑了对后牙进行树脂填充的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创造性地在现有的树脂填充器上作出改进,在其填充头上设置有塑形交点,在使用时可以利用这个塑形交点在树脂填充物上压制出仿真的牙齿沟、窝、点隙,使之与周围真实的牙齿相配;同时其工作端的中心轴线为一段圆滑的弧线,这种设计可以保证不论操作者手持的杆身出于何种角度,工作端都可以与树脂填充物保持良好的面接触,保证了塑形效果。基于上述原因,可以说这种填充器特别适合于操作空间较小、深度较深的后牙填充使用,具备了多种优点,十分有利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B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后牙树脂填充器,包括杆身1,在杆身1的两端头处分别设置有上填充头2和下填充头3,二者的结构完全相同,且朝向相反;上填充头2由与杆身1相连的连接部分4和工作端5组成,连接部分4的中心线是第一曲线6,第一曲线6曲率半径R1的范围是10-12毫米,以11毫米为最佳,弧长L1的范围是6-8毫米,以7毫米为最佳;工作端5的中心线为一段长度范围在8-10毫米之间的直线,以9毫米为最佳,并且连接部分4和工作端5之间形成一个塑形交点7,二者在塑形交点7处平滑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显臣,未经刘显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2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