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乒乓球拍握拍定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2861.5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1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尚昳冰;谢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59/04 | 分类号: | A63B5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乒乓球拍 定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乒乓球拍握拍定型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以固定握拍手形的球拍拍柄套。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使乒乓球初学者更快更好的掌握乒乓球正反手握拍技术,对乒乓球球拍柄进行了多种改造,在球拍柄上形成正确地握拍手形凹槽,由于这种方式是与球拍一体,不利于初学者更换球拍,或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拍开始学习,或者虽然具有可以套在拍柄上的手形模具但并能有效的防滑和实现正反手握拍法的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乒乓球拍握拍定型器,其能够牢固的固定在乒乓球球拍拍柄上,同时可以实现正反手握拍法的转换,并且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将其应用于适合自己的球拍上。
本发明是这样是实现的: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乒乓球球拍握拍定型器,该定型器由具有握拍手型定位槽的拍柄套和其与球拍拍柄接合定位部件组成,所述握拍手型定位槽同时具有在同一基本位置形成的上述快攻型握拍法、弧圈型握拍法定位槽,或单独形成横握法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柄套具有套体和两个端部,所述套体外侧具有握拍手型定位槽且能贴合所述乒乓球球拍拍柄握柄区形状,所述套体长度与球拍拍柄长度相适应,所述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具有能与球拍拍柄底部形状相贴合的形状的底盖,另一个端部固定有上述接合定位部件,所述接合定位部件能锁紧所述端部,使其与球拍拍柄相对固定,在握拍手捻动拍柄套时使该另一个端部不会相对于拍柄产生位移。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乒乓球球拍握拍定型器,其中所述套体具有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中的外层采用较硬的且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材料,并且具有一定厚度,在该层上根据正常握拍手型的握拍位置形成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厚度基本上不影响握拍手感,该双层结构中的内层是一层薄的防滑层,其贴合于球拍手柄,在握拍手捻动拍柄套时使所述拍柄套不会相对于拍柄产生位移。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乒乓球球拍握拍定型器,其中所述接合定位部件采用带状收紧部件、扣件、粘结部件、弹性套件、粘扣件中的一种。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定型器
图2本发明定型器底盖
图3快攻型握拍法示意图
图4弧圈型握拍法示意图
图5横握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阐述本发明,现介绍乒乓球球拍和握拍法的相关知识如下:
乒乓球握拍的方法有两种:直握和横握。
1.直握拍
击球方式:正、反手均使用球拍的同一面击球。目前随着中国直拍横打技术的发明,越来越多的练习者也用球拍的另一面击球。
握法:直握拍分为快攻型握法和弧圈型握法两种。初学者一般以快攻型握法起步。
1.1快攻型握拍法如图3
拍前:以食指第二节和拇指第一节扣拍。拇指与食指距离要适中。
拍后:其他三指自然弯曲贴拍的背面与拇指、食指形成了一个前后配合的三角形,三指的距离越小,手腕越灵活但稳定性差。练习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三角形的大小。
1.2弧圈型握拍法如图4
拍前:与快攻握拍相同,区别是食指再多一点,拇指再稍少一点。
拍后:三指相对较直,其他同快攻握拍。
2.横握法如图5.
握法:无论是快攻、弧圈或削球打法,三者的握法基本相同。如:虎口贴拍(可深、可浅),食指在右,拇指在左,其他三指握住拍柄,练习中拇指与食指稍有调整,由个人决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乒乓球球拍握拍定型器,该定型器由具有握拍手型定位槽的拍柄套1和其与球拍拍柄接合定位部件2组成,所述握拍手型定位槽同时具有在同一基本位置形成的上述快攻型握拍法、弧圈型握拍法定位槽,也可以单独形成横握法定位槽,使用该定型器前将拍柄套套在拍柄上,然后利用拍柄接合定位部件2进行固定。所述定位槽为分别根据如图4-6握拍法手握位置形成的适当深度的槽。
所述拍柄套1具有套体和两个端部,所述套体外侧具有握拍手型定位槽3且能贴合所述乒乓球球拍拍柄握柄区形状,所述套体长度与球拍拍柄长度相适应,所述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具有能与球拍拍柄底部八边形形状的底盖相贴合的形状,另一个端部固定有上述接合定位部件2,所述接合定位部件2能锁紧所述端部,使其与球拍拍柄相对固定,在握拍手捻动拍柄套时使该另一个端部不会相对于拍柄产生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28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上料装置
- 下一篇:高层建筑土方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