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计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3191.9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符合人体工学操作的便携式计算机。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计算机的使用,往往受限于屏幕跟键盘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并无法像桌机一样能让使用者选用有角度的键盘,或是依据个人感觉舒适的距离而调整键盘及屏幕的距离。根据人体工学的建议,如果经常长时间注视计算机屏幕的话,使用者的眼睛高度应落在屏幕的正中央至屏幕的上缘之间,是比较适合长时间使用且让使用者比较不易感到疲累的姿势。然而,以现有的便携式计算机来看,使用者都是在下列三种不符合人体工学的情况下操作便携式计算机:
一、一般便携式计算机操作:
图1A为使用者操作一般便携式计算机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A受限于便携式计算机屏幕尺寸及大小,视距大约30至50厘米,比人体工学建议的70至90厘米的标准值有相当大的差距。此外,使用者的眼睛盯着屏幕的视角大于30度,也比建议值10至20度相差太大。相较于台式机,由于便携式计算机的屏幕角度会较低,让使用者常常用一用就会不自觉的肩膀前倾,头往下看,就会比较容易造成肩膀酸痛,颈椎压迫太大。
二、便携式计算机搭配脚架(或扩充基座)使用:
图1B为使用者使用便携式计算机搭配扩充基座的示意图。虽然有些使用者会在便携式计算机的下方使用脚架或扩充基座对上述的问题做改善,但只能解决使用者看着计算机屏幕的视角问题,却又形成了手腕在操作键盘时会有个弯曲度,长久使用下来会让手腕不舒服,且眼睛与屏幕的视距也没有获得改善,反而会因为角度的改变而减少视距。
三、可调整屏幕角度的便携式计算机:
图1C为使用者使用可调整屏幕角度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示意图。虽然目前有发展出可以调整屏幕角度的便携式计算机,但是此种便携式计算机在使用时,屏幕的位置还是比人的视线低,仍无法有效解决视角问题,且可能造成在视线上某些键盘功能被遮蔽无法方便地使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操作的便携式计算机。
本发明提出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一主机、一显示屏幕以及一电池,其中主机包括一机壳以及一键盘,机壳具有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而键盘设置于机壳的上表面,并适于相对机壳滑动,以使键盘的部分滑出机壳之外。显示屏幕枢设于主机的一侧,并适于相对上表面开合。电池位于机壳的下表面,且电池的一第一侧枢设于机壳,其中于一第一位置时,电池紧邻机壳的下表面,而于一第二位置时,电池相对第一侧的一第二侧相对远离下表面,并与机壳夹一角度。
在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壳具有位于上表面相对两侧的一对第一滑槽,且于一收纳状态时,键盘容纳于第一滑槽内,而于一使用状态时,键盘的部份位于第一滑槽外。此外,键盘具有一键盘主体以及一对凸轴,其中凸轴对应设置于第一滑槽内,以相对第一滑槽移动。
在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壳的下表面具有一凹槽,且电池对应位于凹槽内。主机还包括一枢转部,此枢转部设置于机壳的下表面的凹槽中。枢转部具有一第三侧以及一电池槽,第三侧枢设于下表面,而电池槽适于容纳电池。机壳具有多个卡勾,且卡勾位于凹槽及电池槽的至少其中之一内,而电池具有多个勾槽,对应卡勾设置。机壳可还具有多个解锁开关,设置于下表面及枢转部的至少其中之一,且解锁开关与卡勾对应相连。触发解锁开关时,勾槽及卡勾解除对彼此的限位。
在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枢转部还具有位于电池槽的外侧的一对支架,且当枢转部相对下表面翻出时,支架适于往相对远离机壳处伸长。另外,支架相对远离机壳的末端具有斜角。
在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缓冲垫,且这些缓冲垫设置于机壳的下表面及对支架的末端的至少其中一种。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便携式计算机的主机的键盘可以拉出于机壳之外,同时搭配电池可以相对机壳翻转出来充作脚架,因此使用者可以依据使用需求来调整使用时便携式计算机的角度,符合人体工学操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使用者操作一般便携式计算机的示意图。
图1B为使用者使用便携式计算机搭配扩充基座的示意图。
图1C为使用者使用可调整屏幕角度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示意图。
图2A为一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示意图。
图2B及2C为图2A的便携式计算机在使用状态时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31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