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秸秆深埋保护性耕作复合机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4054.7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0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邵陆寿;徐伟君;许良元;朱良科;周汉山;钱良存;焦俊;伍德林;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9/00 | 分类号: | A01B49/00;A01D82/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保护性 耕作 复合 机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秸秆深埋保护性耕作复合机具。
背景技术:
秸秆直接还田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现实的一条途径,它不需收集、运输、加工、抛撤等,同时还可以防止秸秆腐烂过程N、K等养分的损失,促进维生素B和作物生长激素的积累。当前国内外的秸秆还田装备对秸秆的掩埋深度较浅,影响农业后期作业,农民们大都不愿使用,致使秸秆焚烧屡禁不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秸秆深埋保护性耕作复合机具,它可将秸秆深埋在10CM 以下,对后期的播种等作业顺利进行无影响;同时可实现保护性耕作,在旱作农业区及油菜、小麦、棉花等作物种植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秸秆深埋保护性耕作复合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在拖拉机上的三角架,三角架上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前端安装有旋耕机以及循环传动的大输送带,旋耕机位于大输送带的输入端且其上方设置有盖板;大输送带的下方安装有开沟犁,所述大输送带输出端两侧的部位分别安装有相互并列的且可循环传动的小输送带,两组小输送带的相邻端分别为对应的输出端且其相邻端之间留有漏缝;漏缝位于开沟犁的后侧,所述机架上与所述漏缝对应部位的后侧安装有镇压轮;机架后端安装有相互配合的覆土犁和圆盘耙,圆盘耙位于镇压轮的外侧,覆土犁位于圆盘耙的后侧。
秸秆深埋保护性耕作复合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在拖拉机上的三角架,三角架上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前端安装有旋耕机以及循环传动的大输送带,旋耕机位于大输送带的输入侧且其上方设置有盖板;大输送带的下方安装有开沟犁,机架上位于大输送带的输出端部位安装有倾斜板,倾斜板的输入端位于大输送带输出端的下侧,倾斜板的输出端中间部位设有漏缝,漏缝位于开沟犁的后侧,所述机架上与所述漏缝对应部位的后侧安装有镇压轮;机架后端安装有相互配合的覆土犁和圆盘耙,圆盘耙位于镇压轮的外侧,覆土犁位于圆盘耙的后侧。
所述的秸秆深埋保护性耕作复合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弧形且其上端弯曲倾向大输送带的输入端。
所述的秸秆深埋保护性耕作复合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输送带和小输送带均包括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输送条,输送条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的秸秆深埋保护性耕作复合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后端两侧部位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覆土犁和圆盘耙。
所述的秸秆深埋保护性耕作复合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后端安装有液压缸,所述覆土犁安装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将三角架悬挂在拖拉机上,由拖拉机牵引前进,拖拉机输出轴动力经万向节传送至动力输入轴,动力经侧边传动箱带动旋耕机逆向旋转,旋耕机耕深在5-8CM,旋耕同时将地表的秸秆及根茬在盖板辅助下输送至大输送带,大输送带在链式传动机构带动下向机具后方旋转,将秸秆及根茬中的泥土筛落,秸秆及根茬进一步输送至小输送带或倾斜板,小输送带在皮带传动装置带动下,使左右小输送带或倾斜板上的秸秆向开沟犁开出的沟运动,秸秆进入沟中,经镇压轮镇压,覆土犁将圆盘耙切碎的土覆盖在秸秆上面。
本发明中旋耕机在旋耕的同时,将秸秆及根茬经大输送带、小输送带或倾斜板输送至开沟犁开出的沟中,秸秆及根茬经镇压轮镇压,覆土犁将圆盘耙切碎的土覆盖在秸秆上面,以达秸秆及根茬深埋的目的。
本发明中的液压缸的作用是利用拖拉机液压输出装置,在拖拉机液压提升机构的协同作用下,提供秸秆深埋保护性耕作复合机具耕作及转移地块的升降功能。
本发明可达如下性能:
1. 开沟深度30CM;
2. 开沟宽度77CM;
3. 耕幅300CM
4.保护性耕作与秸秆深埋相结合;
5.深埋深度不少于10CM;
6.地表面残留秸秆少于10%;
7. 下次耕作应避开上次开沟耕作,实现4年一轮翻;
8. 秸秆经3年多时间腐烂充分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可将秸秆深埋在10CM 以下,对后期的播种等作业顺利进行无影响;同时可实现保护性耕作,在旱作农业区及油菜、小麦、棉花等作物种植有广泛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