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木板材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4513.1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5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曹登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登勇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30;B29L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木 板材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塑木板材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同行业生产与使用的塑木板材、片材压延机,大概分六种类型,如图1所示,它们基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环绕式,它们的功能是压光、冷却增加密实度。但有共同的缺点就是:由于是环绕,因此无法加入玻纤网格布、高分子网孔、金属网孔等的薄片做为增强筋。特别在生产塑木板材时,不能过量的加入木料、稻壳粉类,加入量也就30%,如果添加比例过大板材在环绕压延、冷却、展开过程中,出现很多裂缝。因此生产的产品中木料、稻壳粉类等非塑成分比例过小,成本高,强度低,夏季会出现易弯,冬季易断裂。
要想在模板加入玻纤类网格布等的增强网,工艺复杂,产量低,需人工来完
成的工序很多,一般的工序为:1.先铺一层铁皮;2.再放一层防粘膜;3.铺一层热塑树脂覆膜或片;4.铺一层玻纤类网格制品;5.将一定规格的模具压上去;6.将经过高温混合的塑木混合物铺装到模具内,上层的工序与以上(1、2、3、4、5、6)相同,最后送入热压机热压。工序如此复杂,不能达到自动化生产,且规格单一、换板材规格就要换模具,偶尔温度和时间掌握不好还会出很多废品,出现各层粘合不好,造成脱层分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和机械化程度高,工艺环节简单,节省人力,生产效率高的塑木板材成型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发明的塑木板材成型设备,包括架体、模头和上下并列且相互间隔的
对辊,所述若干对辊直线排列并且连接有电机,对辊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增强网格卷,所述对辊依次包括平圆压延对辊、植入圆形凹凸面对辊、压光冷却定型对辊和牵引对辊,所述增强网格卷上的增强网格延伸入平圆压延对辊之间,模头的出料口位于上下增强网格之间,所述植入圆形对辊表面为凹凸面,所述植入圆形对辊与压光冷却定型对辊之间设置有加热抹平装置,压光冷却定型对辊内设置有冷却装置。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塑木板材上下表面复合一层热塑性树脂薄片,上述抹平装
置与压延冷却定型对辊之间设置有加热板和热塑树脂复合压延对辊,热塑树脂复合压延对辊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热塑性树脂薄片卷,所述热塑性树脂薄片卷上的热塑性树脂薄片延伸入热塑树脂复合压延对辊之间。
上述牵引对辊比其它对辊直径大,这样在轴速相同的情况下,牵引对辊的线
速比其它对辊快,从而能够对增强网格起到较大的牵拉力,防止生产中的塑木板材下垂,也可以增加压光冷却定型对辊表面对塑木板材的滑动摩擦力,压光效果更好。
优选的,上述加热抹平装置为固定在架体上的内加电加热管或装有导热油的
空心钢管,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能够将经植入圆形对辊压延后的塑木板材的凹凸表面熔化并在牵拉运行过程中将塑木板材表面抹平。
上述加热板端面为圆弧面并通过螺栓连接在架体上的长条形槽孔上,加热板
连接在长条形槽孔末端时,加热板的圆弧面表面与热塑树脂复合压延对辊表面距离为1mm,控制好温度,可以将热塑树脂复合压延对辊表面加热,使热塑性树脂薄片与塑木板材表面熔合为一体。
上述牵引对辊表面设置有橡胶层,增加摩擦力,提高了牵引力。
优选的,上述压光冷却定型对辊内设置的冷却装置为循环水冷管。
优选的,上述各对辊之间的传动为链条式传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可一次性加入两层玻纤网孔类、高分子材料网孔类、无纺布类、金属网孔类等有一定强度的增强筋,塑木板体一次成型,工艺流程简单,机械化程度高,节省大量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成本降低。2.无需任何胶粘便可双面自然粘合上塑料薄片,操作简单。3.生产出来的板材,不会出现脱层分离,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4.生产过程简单,容易操作,废品率比较低,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中a、b、c、d、e、f为现有的六种压延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植入圆形对辊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植入圆形对辊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生产出来的第一种形式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生产出来的第二种形式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生产出来的第三种形式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登勇,未经曹登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开模两个方向抽芯机构
- 下一篇:一种拉伸试样加工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