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毒死蜱微囊悬浮种衣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4925.5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7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新;俞建平;虞卉;黄坤敏;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16 | 分类号: | A01N57/16;A01N25/28;A01P7/00;A01C1/06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治 地下害虫 毒死 蜱微囊 悬浮 种衣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毒死蜱微囊悬浮种衣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治地下害虫的制剂是通过加入囊壁材料和乳化分散剂,再经过结合成囊、熟化等工序加工成喷雾使用的微囊悬浮剂,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用作种衣剂时出现掉渣和种子表面粗糙等现象,不利于药效发挥和机械播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有效成分缓慢释放,增加药效的持效期和药剂安全性的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毒死蜱微囊悬浮种衣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毒死蜱微囊悬浮种衣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毒死蜱原药 10-60%
500#溶剂油 1-20%
囊壁材料 1-10%
乳化剂 1-1.5%
成膜剂 1-3%
分散剂 1-3%
有机硅消泡剂 0-0.2%
水 余量。
所述囊壁材料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所述成膜剂是聚乙烯醇,分散剂是木质素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是聚氧乙烯基醚环氧化合物,有机硅消泡剂是聚硅氧烷。
一种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毒死蜱微囊悬浮种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把10-60%重量的毒死蜱原药、1-20%重量500#溶剂油、1-10%重量囊壁材料和1-1.5%重量乳化剂、1-3%重量成膜剂配置成油相;水、1-3%重量分散剂配置成水相,在均化器开启的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制成乳浊液;后将乳浊液转移到熟化釜中搅拌熟化,熟化过程中加入0-0.2%重量有机硅消泡剂,熟化反应结束即得产品。
本发明能将有效成分缓慢释放,有效地增加了药效的持效期,同时增加了药剂的安全性,特别对地下害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具有种衣成膜特性,能将毒死蜱微囊均匀的包裹在种子表面,有效地保护了种子,使种子免受地下害虫的危害。
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临时拌种时掉渣和表面粗糙的现象,通过临时拌种使用,主要用于防治花生、大豆、玉米、小麦等的地下害虫。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把10-60%重量(例10%、35%、60%)的毒死蜱原药、1-20%重量(例1%、10%、20%)500#溶剂油、1-10%(例1%、5%、10%)重量囊壁材料和1-1.5%重量(例1%、1.2%、1.5%)乳化剂、1-3%重量(例1%、2%、3%)成膜剂配置成油相;水(余量)、1-3%重量分散剂(例1%、2%、3%)配置成水相,在均化器开启的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制成乳浊液;后将乳浊液转移到熟化釜中搅拌熟化,熟化过程中加入0-0.2%重量(例0%、0.1%、0.2%)有机硅消泡剂,熟化反应结束即得产品。上述各组分用量之和为100%。
所述囊壁材料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所述成膜剂是聚乙烯醇,分散剂是木质素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是聚氧乙烯基醚环氧化合物,有机硅消泡剂是聚硅氧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