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启动离合延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5055.3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5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宋丙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丙钦 |
主分类号: | F16D23/00 | 分类号: | F16D2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马鹏鹞 |
地址: | 450053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启动 离合 延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启动离合延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活中,驾驶手动档汽车,在起动或换档时,由于驾驶员经验不足或疏忽大意,尤其是负重或者坡道起步时,常常会引起熄火或溜坡。非职业驾驶员,特别是新手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轻则造成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损伤,再次启动时耗油,影响交通;重则路况复杂时会引发交通事故。
比如起步时,特别是在上坡时,遇有情况须停车时,司机踏下制动踏板,同时也踏下离合器踏板,停车后拉紧手制动器,挂进低档(一档、倒档)然后抬起制动踏板,将脚放到加速踏板,起步时,踏下加速踏板,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操作手制动,同时放松离合器踏板,当离合器开始感觉到已在起步行进时,再继续踏下加速踏板的同时,还要逐渐相应地放松手制动器。放手制动器的时机对司机的操作技能要求也比较高,放迟了会使汽车启动不了,即发动机熄火,放早了会因汽车尚未获得足够的推动力而后倒,发动机也会熄火。如感到动力不足,汽车将无法前进时,应迅速踏下离合器和制动踏板,然后拉紧手制动,再重复上述的操作方法重新起步。如操作不当发动机熄火,必须拉紧手制动,启动发动机,要是手制动不灵,将更难操作。这种经常手脚忙乱的操作程序,司机不仅易疲劳,而且也易出交通事故,影响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启动离合延缓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启动离合延缓装置,含有离合器摇臂上部的摩擦块,弹性顶销机构,所述的弹性顶销机构含有套筒和套筒内安装的顶销,套筒的底部铰接在机架上,顶销内端面与套筒底部之间设有支撑弹簧;所述的套筒的侧部铰接有拉杆,该拉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连接驱动机构。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滑动室、复位拉簧、驱动拉线,所述的拉杆的驱动端上安装有滚轮,该滚轮置于滑动室内,所述的驱动拉线和复位拉簧分别安装在驱动拉杆的两侧,驱动拉线的另一端穿出滑动室,复位拉簧另一端连接在滑动室端部。
所述的滑动室上设有与拉线匹配的拉线孔;还设有与拉杆匹配的长条形拉杆滑动孔。
所述的拉线通过一个缓冲弹簧连接在拉杆的驱动端。
所述的摩擦块含有弧形段和楔形段,弧形段位于前部,楔形段位于后部,在弧形段和楔形段过渡连接处的工作面上设有弧形凹陷。
所述的弧形段与楔形段的工作面之间的夹角为α,120°≤α≤160°。
所述的驱动拉线在滑动室外的部分设有导向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离合器摇臂上部设置摩擦块和弹性顶销机构,能够延缓离合器摇臂的在离合踏板松开后的合的速度,从而延缓中间的半离合状态的持续时间,使发动机逐步驱动变速器加速,从而避免离合器快速合上后车辆颤抖或者发动机熄火的现象发生。
本发明的驱动机构通过拉线来驱动拉杆,负责弹性顶销机构的竖起和躺下,从而能够使该装置能够在司机熟练路况以及车况后取消使用该装置,避免为熟练司机造成麻烦,其中的复位拉簧是拉力弹簧,它在驱动拉线松动后能够自动将拉杆拉回,使顶销机构旋转脱离摩擦块。
本发明的弹性顶销机构中设置有支撑弹簧,这样顶销端部和摩擦块接触时就能有一定的收缩性,不至于将摇臂上的摩擦块顶死,使摩擦块能够在逐步摩擦并减慢摇臂转动速度后通过该顶销。
本发明的摩擦块含有弧形段和楔形段,其弧形段以摇臂的回转中心为圆心,便于摇臂摆动时与顶销的平稳接触,避免冲击、磕碰。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辆启动离合延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中1.离合器摇臂、2.摩擦块、其中2-1.弧形段、2-2.楔形段、3.拉杆、4.顶销、5.套筒、6.支撑弹簧、7.铰链、8.驱动拉线、9.滑动室、10.复位弹簧、11.滚轮、12.拉杆滑动孔、13.导向套、14.缓冲弹簧。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中一种车辆启动离合延缓装置,含有离合器摇臂上部的摩擦块,弹性顶销机构,所述的弹性顶销机构含有套筒和套筒内安装的顶销,套筒的底部铰接在机架上,顶销内端面与套筒底部之间设有支撑弹簧;所述的套筒的侧部铰接有拉杆,该拉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连接驱动机构。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滑动室、复位拉簧、驱动拉线,所述的拉杆的驱动端上安装有滚轮,该滚轮置于滑动室内,所述的驱动拉线和复位拉簧分别安装在驱动拉杆的两侧,驱动拉线的另一端穿出滑动室,复位拉簧另一端连接在滑动室端部。
所述的滑动室上设有与拉线匹配的拉线孔;还设有与拉杆匹配的长条形拉杆滑动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丙钦,未经宋丙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