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城市快速车道和隧道口的全影型声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5181.9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褚国红;毛海亮;龚辉;何金平;范谦;邱贤锋;李晓东;郑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城市 快速 车道 隧道 全影型声 屏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屏障,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城市快速车道和隧道口的全影型声屏障;属于城市道路噪声消除降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交通流量大且行驶速度高的快速路在城市中广泛建设并投入使用,随之而来的是交通噪音扰民问题也日益严重。对于绝大多数的老城区来说,道路规划已经无法更改,住宅区建筑也早已成形。个别大城市由于历史原因,情况更加恶劣,很多居民住宅楼、医院、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办公楼紧贴城市交通主干道、高架桥、轻轨,这种不合理的建设布局导致居民对于道路交通噪音的投诉量猛增。
对于这种情况,采用拼凑式、可拆换的声屏障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方案。通过在道路两侧设置与路面垂直的障板,用以阻挡车辆噪声向道路两旁的社区辐射,但由于声波的立体传播方式,导致一部分噪音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出去到达受声点;一部分噪音穿透声屏障到达受声点;还有一部分噪音通过两边平行的声屏障壁面的多次反射到达受声点,特别是在大城市中道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形成“峡谷效应”,也间接起到反射噪声的作用,而声屏障不可能设计成无限高和无限长,因此对于距离道路较近、楼层较高的受声点,普通敞开式声屏障只能使高大建筑物的部分楼层处于声影区,无法整体达到显著降低交通噪声的作用,因此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因此,如何利用好声屏障这一种作为一种降低交通噪声的有效而经济的方法,使其发挥最大的技术经济效果,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能有效治理城市主干道和隧道出入口道路交通噪音的全影型声屏障,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普遍存在的交通噪音治理难的困境。
这种用于城市快速车道和隧道口的全影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它由设置在路面上部空间的门式弧形钢拱架、以及连接相邻各拱架的刚性系杆和交叉支撑杆形成的声屏障主体构架,并在主体构架上配置檩条;同时,以设置在主体构架上的檩条为支撑、沿声屏障中轴线处对称向左右两侧直至路面上设置的防撞墙接触面,间隔设置吸声体、通风排烟部、吸声体、采光部、吸声体和采光部,由此构成对道路形成全封闭或半封闭能完全隔除直达声的全影型声屏障结构。
所述通风排烟部的面积不小于道路面积的5%;所述的通风排烟部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设于通风排烟部开口的左右两边,通过紧固件与主檩条连接。
所述采光部的面积不小于道路面积的10%;所述采光部由采光板及固定采光板的主檩条和副檩条组成,并通过主檩条与声屏障主体构架或者防撞墙固定连接。
所述的吸声体由铝板、防火板和吸声材料构成,吸声材料采用轻质植物纤维喷涂材料。所述的铝板和吸声材料层分别设置在主檩条的上下端、并经副檩条和角码件、铝板连接件、紧固件配合构成双层结构;所述的吸声材料层粘附在防火板上,防火板经紧固件与主檩条连接的副檩固定,并针对道路环境存在振动的特点,在吸声材料层中均匀布置锚固件以起到对吸声材料层在振动环境中的锚固作用;喷涂材料的厚度为25mm。
所述的声屏障主体构架的中心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有将屏障下路面分隔成左、右两半的隔声墙。
所述的门式弧形钢拱架下部与整体设置的防撞墙通过预埋螺栓连接成一体。
在隧道出口与地面道路衔接处的声屏障采光体,采用透明度良好的材料作为采光体。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适用于城市主干道的用于城市快速车道和隧道口的全影型声屏障,不仅能有效降低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噪声,而且也能有效降低声屏障区域内的混响,保证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度,是一种适用于城市主干道附近建筑密集区域的声屏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4为刚性系杆及交叉支撑布置图;
图5为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植物纤维吸声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采光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声屏障设计原理示意图。
图中:1-声屏障 2-透射路径 3-声影区 4-受声点 5-绕射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未经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