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85313.8 申请日: 2011-04-06
公开(公告)号: CN102210213A 公开(公告)日: 2011-10-12
发明(设计)人: 杨莉琳;刘小京;毛任钊;张秀梅;徐进;谢志霞;郭凯;巨兆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C21/00 分类号: A01C21/00;A01G1/00
代理公司: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代理人: 李羡民;周晓萍
地址: 050021 ***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旱作 盐碱 地区 小麦 玉米 轮作 制度 施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技术,特别是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属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淡水资源匮乏、盐渍化土地难于治理的地区,施肥效益低下,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较低。土壤受旱、薄、盐碱和次生盐渍化多重因素制约,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在华北低平原环渤海地区,土壤普遍缺氮、少磷、钾不足。实行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冬小麦生育期从当年10月初种植开始至翌年6月上旬收获止,历时近250d左右。特别是越冬期,历时近4个月,这一时期,北方普遍干旱少雨,地下水埋深浅的低平原盐碱地区在春季来临时容易土壤返盐。淡水资源的紧缺使得这类地区大部分耕地不能灌溉,而冬小麦对水、肥需求量又比较大,多次追肥增加施肥成本和劳动强度,并且,旱地土壤中肥料的运移及作物吸收比水浇地困难,追肥的效果及效益相对降低。所以,低平原旱作盐碱地区施肥既要充分利用降雨条件,又要尽量减少扰动耕地,避免土壤跑墒,降低土壤返盐。其次,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普及,畜牧业、养殖业趋于集约化,有机肥已经成为紧缺资源,不能满足大面积农作物的需求。用化肥取代有机肥提供作物营养是广大农户普遍采取的措施。但是,当前的施肥现状并不科学合理,一是施肥种类盲目,对不同地块不同作物施肥缺少针对性,在冬小麦播种前施用的基肥普遍是复混肥或专用肥,这些肥料主要成分均为配比不完全相同的氮、磷、钾三要素。经多年试验发现,在旱作盐碱地区施用钾肥对冬小麦增产效果并不显著,而且增加了春季土壤中盐分的离子成份。二是施肥量混乱,普遍存在过量施肥或施肥不足的现象,施肥不足造成减产,过量施肥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加大了次生盐渍化的潜在威胁。三是施肥方式单一,对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大都采用1次基肥加2-4次追肥。基肥是在冬小麦播种时施用复混肥或者包含氮、磷、钾三要素的专用肥,而后在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追施氮肥。追肥次数一般为,在冬小麦季的返青期和拔节期追1-2次,夏玉米季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追1-2次。施肥方式多为手工撒施。由于旱作区不灌溉,撒施在地表的肥料很容易在转化过程中挥发损失,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容易引起大气污染问题。并且,频繁施肥作业,费时、费力,劳动成本增加。现代耕作迫切需要简化整地与施肥等农事操作,以减少劳动频度和强度,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鉴于此,研究旱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精确施肥的方法与技术,对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节省劳力、节约资源的同时兼顾环境持续友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克服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有针对性地高效补充不同作物营养且易于实施、节约成本和资源并兼顾保护环境的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的施肥方法。

本发明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它按如下步骤进行:

a.冬小麦季施肥:冬小麦季施肥用氮肥和磷肥,施肥量分别按纯N 6.9-8kg/亩;纯P2O5 5.5 -12kg/亩;

b. 夏玉米季施肥:夏玉米季施用氮肥和钾肥,施肥量分别按纯N 6.9-9kg/亩;纯K2O 6-9.5kg/亩。

上述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所述冬小麦季施肥采用翻耕、播种与施肥一体化:夏玉米秸秆粉碎就地还田后撒覆地表,播种冬小麦时,将按照配比量称取的氮肥和磷肥倒入播种机的肥料槽中混合均匀,机械开沟播种时化肥同时施入土壤,化肥并不与种子直接接触,播种机行走的同时对麦种和肥料掩土覆盖。

上述用于旱作盐碱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的施肥方法,所述夏玉米季施肥采用苗期底追一体化,夏玉米出苗成垄后,将按照配比量称取的氮肥和钾肥倒入专用施肥器中混匀,施肥器在田间行走时开沟、施肥、掩埋连续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