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传染水龙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5637.1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4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显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显志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20;F16K27/06;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20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染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防止传染病菌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公共场所的水龙头种类很多,除价格较贵的感受应式水龙头外,绝大多数水龙头的开关须用人手去关,而水龙头开关把手往往设在与出水相反的方向,开关把手的部位不容易清洗,导致干净手关闭脏开关,最终还是脏,容易传染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洗手或洗其它物品的同时又清洗了开关把手的防传染水龙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传染水龙头,包含与进水口相连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与进水口相通的球形腔,所述壳体下设与球形腔相通的壳体下开口,所述球形腔中设置可转动的球阀,所述球阀上开有排水洞,所述球阀下方固定有与排水洞相通并自壳体下开口处伸出的管状手柄,所述排水洞在球阀上的位置应当合适,以使管状手柄在壳体下开口内移动到相对的两侧端时,可带动球阀上的排水洞转动到分别与进水口处于相通与断开的状态。
所述球阀与球体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所述壳体下开口呈圆形,所述壳体下开口的直径小于球形腔的直径。
所述壳体下开口为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宽度大于管状手柄的外径,所述开口槽的长度等于或小于球形腔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管状手柄既是出水管,又是搬动水龙头开关的手柄,方便在洗手的同时清洗手柄外壁,或直接将手指伸入管状手柄的内壁以搬动开关,实现出水自动清洗,干净卫生,防止病菌传染。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易于再加工,如进水口、壳体、及壳体下开口的外形均可有多种变形,以利满足不同场所的需要、及满足不同的个性化需求,适应面广,如本发明可制成直线型、“7”形等多种样式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通水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在断水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进水口,2壳体,3球阀,4壳体下开口,5排水洞,6管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壳体2上方(或侧上方)为进水口1,壳体2下方为壳体下开口4,壳体2内为与进水口1及壳体下开口4连通的球形腔。球形腔中可转动的球阀3,球阀3上开有排水洞5,球阀3的下方固定有与排水洞5相通并自壳体下开口4处伸出的管状手柄6,排水洞5在球阀3上的位置应当合适,以使管状手柄6在壳体下开口4内移动到相对的两侧端(如左右两侧、前后两侧)时,可带动球阀3上的排水洞5转动到分别与进水口1处于相通与断开的状态。
球阀3与球体腔之间应设置有密封垫,该密封垫可以是包裹在球阀外的球形垫层,也可以是镶嵌于球阀上位于进水口侧排水洞5周围的密封环,即球阀上排水洞5的外围应设置容纳密封环的环形槽。
本发明的结构可作如下变形:
1、进水口处:如改变进水口和壳体的外形及位置关系,可将水龙头制成直线型、“7”形等多种外观样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以及不同场所的需要。
2、壳体下开口处:可改变壳体下开口外形,如壳体下开口可呈圆形,此时壳体下开口的直径应小于球形腔的直径;或者壳体下开口为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宽度应大于管状手柄的外径(要容纳管状由此穿出),所述开口槽的长度应等于或小于球形腔的直径,此时,开口槽的开口长度可达到球形腔的直径大小,管状手柄行程大,球阀转动角度增加,为增大排水洞5提供了现实条件,适用于要求水流较大的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显志,未经陈显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膨胀枪
- 下一篇:一种矿井避险设施的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