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转子电机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5801.9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新亚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转 电机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的一种电机总成,特别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总成,尤其适用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电机本体一般都是通过连接介质,如皮带轮、皮带或其他与传动装置连接,最终实现动力输出。其电机本体相对于传动装置是各自独立的,结构不紧凑,占用安装空间较大,同时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
为了节省安装空间,现有技术已有去除皮带轮、皮带等连接介质,采用直驱电机的相关技术报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安装空间以及降低了制造成本,但由于其电机本体与传动装置仍然是相对独立的,电机本体与传动装置均分别需要占用安装空间,结构不够紧凑,体积仍然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的外转子电机总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外转子电机总成,包括电机本体,驱动轴,传动装置,其中:驱动轴固定在传动装置上,电机本体直接驱动驱动轴,电机本体有内径空间,传动装置安装在电机本体内径空间中。驱动轴一端构成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另一端构成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电机本体为外转子电机,包括外转子、定子,定子位于转子内,转子直接驱动驱动轴,定子有内径空间,传动装置安装在定子内径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通过安装部件固定安装在定子内径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件为螺钉。
优选地,所述转子包括转子保持架,转子保持架通过连轴器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箱和离合器,驱动轴通过齿轮与齿轮箱啮合。
优选地,驱动轴外套装有可与其同轴转动的驱动轴套,离合器和齿轮箱分别与驱动轴套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壳体,齿轮箱和离合器装配在壳体中,所述壳体成为定子保持架,定子与定子保持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齿轮箱和离合器通过啮合方式装配在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定子与定子保持架通过螺钉连接,在螺钉连接位置处的定子与定子保持架之间设有柔软材质的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为双动力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优点:本发明将传动装置通过安装部件安装在电机本体定子内径空间中,传动装置固定在驱动轴上,转子直接驱动驱动轴,驱动轴一端构成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另一端构成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动力输入与输出;本发明充分利用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内部圆周空间,将传动装置通过安装部件安装在定子内径空间中,将传动装置部分或整体嵌入到电机本体内部,不仅节省了制造成本,而且大大缩短了电机总成的安装所需空间。
本发明的实质思想是充分利用电机本体内部空间,将传动装置安装在其内部空间内。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家用电器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相关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3是本发明部分零件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电机本体1,驱动轴2,传动装置3,内径空间11,转子12,定子13,安装部件4,转子保持架121,连轴器5,齿轮箱31,离合器32,定子保持架131,驱动轴套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外转子电机总成,包括电机本体1,驱动轴2,传动装置3,其中:电机本体1为外转子电机,包括外转子12、定子13,定子13位于转子12内,转子12直接驱动驱动轴2,定子13有内径空间11,传动装置3安装在定子内径空间11中,传动装置3通过安装部件4固定安装在定子内径空间11中,所述转子12包括转子保持架121,转子保持架121通过连轴器5与所述驱动轴2固定连接,传动装置3包括齿轮箱31和离合器32,驱动轴2通过齿轮与齿轮箱31啮合,驱动轴2外套装有可与其同轴转动的驱动轴套6,离合器32和齿轮箱31分别与驱动轴套6连接,传动装置还包括壳体,齿轮箱31和离合器31通过槽齿啮合的方式装配在壳体中,所述壳体同时构成为定子保持架131,定子13与定子保持架131固定连接,驱动轴2一端构成所述传动装置3的动力输入端,另一端构成所述传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新亚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新亚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补振荡器及其温度补偿方法
- 下一篇:晶体管参数化模块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