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馏过程中废热能源再利用的系统及再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5952.4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陈国;戴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凌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贾慧琴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馏 过程 中废热 能源 再利用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热能源再利用的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蒸馏过程中废热能源再利用的系统及其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余热(废热)是在一定生产工艺条件下,没有被完全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遭废弃的能源。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废料未尽燃余热及高压流体余压等。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余热未能被有效完善利用,最主要的原因是:1、没有将各能源利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虑,实现多级交叉网络利用;2、没有找到余热的有效回收方法、及有效利用途径;3、其它当时的客观原因;
例如,在提炼废润滑油的过程中,减压蒸馏提炼完废润滑油的有效组分后,釜底还剩余30%残液,温度高达400℃,一般是将该残液自然冷却后再进储罐。这使废热能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馏过程中废热能源再利用的系统及其再利用方法,使废热能源得到了充分再利用,节省了大量能源消耗,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减少了碳排放;该系统结构简单、方法简便,保证了投资较小且能很快回收,具有长远的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蒸馏过程中废热能源再利用的系统,包含热交换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热交换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接的废热产生装置、送料装置、热能利用装置和抽真空装置。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的外表面设有常温进料口、常温出料口、出气口、高温进料口;其中,
所述的常温进料口通过管道与送料装置相连;
所述的常温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热能利用装置相连;
所述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抽真空装置相连;
所述的高温进料口通过管道与废热产生装置相连。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的内部设有热传递器件;所述热传递器件的两端分别与常温进料口和常温出料口相连接。
所述的热传递器件是弯曲的,且其设有多个弯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蒸馏过程中废热能源再利用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一种蒸馏过程中废热能源再利用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抽真空装置将热交换装置的内部抽成真空;
步骤2:将废热产生装置中反应产生的高温残液通过管道从高温进料口输入热交换装置;
步骤3:通过送料装置将常温物料从常温进料口注入热传递器件,该常温物料经热传递器件从常温出料口流出热交换装置;
步骤4:常温物料经管道流入热能利用装置;
步骤5:经过热传递,待进入热能利用装置的常温物料的温度与高温残液的温度相近后,用外部的加热装置对热能利用装置中的常温物料进行加热。
所述的步骤1中,抽真空后的热交换装置内部的真空度不低于废热产生装置的真空度。
本发明蒸馏过程中废热能源再利用的系统及再利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由于在热交换装置设置热传递器件,使得常温物料能够带走高温残液的热量,有效利用了废热能源;且热传递器件是弯曲的且有多个弯节,保证了常温物料能够尽可能地充分吸收高温残液的热量;
本发明由于在常温物料和高温残液充分热传递之后,才采用加热装置对热能利用装置中的常温物料进行加热,使废热能源得到了充分再利用,节省了大量能源消耗,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减少了碳排放;
本发明由于方法简单可行,实现本发明的装置简易,投资较小,由于能源价格的高昂,投资能很快实现回收,且具有长远的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蒸馏过程中废热能源再利用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蒸馏过程中废热能源再利用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蒸馏过程中废热能源再利用的系统,包含热交换装置1、废热产生装置2、送料装置4、热能利用装置5、抽真空装置6。
热交换装置1的外表面设有常温进料口12、常温出料口13、出气口14、高温进料口15。其中,常温进料口12通过管道与送料装置4相连;常温出料口13通过管道与热能利用装置5相连;出气口14通过管道与抽真空装置6相连;高温进料口15通过管道与废热产生装置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凌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凌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卡后横梁的弯曲方法及弯曲模具
- 下一篇:一种棺盖拼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