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二馏分选择加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6046.6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谭都平;王建明;梁琨;颉伟;车春霞;高源;梁玉龙;林宏;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1/04 | 分类号: | C07C11/04;C07C7/167;C07C7/163;B01J2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茵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馏分 选择 加氢 方法 | ||
1.一种碳二馏分选择加氢的方法,采用前脱丙烷的前加氢工艺方法,将乙烯装置中来自前脱丙烷塔的塔顶流出物进入绝热床反应器进行选择加氢,以脱除其中的炔烃和二烯烃,其特征在于绝热床反应器中装有Pd-Ag系催化剂,Pd-Ag系催化剂是指以Al2O3为载体,以催化剂的质量为100%计,其中Pd含量为0.010~0.4%,Ag含量为0.02~0.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20m2/g,孔体积为0.1~0.35ml/g;该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形成了有机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反应条件为:绝热床反应器,反应器入口温度45~100℃,反应压力3.5~4.5MPa,气体体积空速3500~25000h-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是通过络合剂使钯和银与有机高分子形成了有机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得到Pd-Ag-高分子/Al2O3前驱体;在380~550℃对Pd-Ag-高分子/Al2O3前驱体进行焙烧,时间为2~6h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络合剂是既可与有机高分子的侧链基团进行官能化反应,又在反应后可以络合Pd、Ag的离子的络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择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络合剂所含官能团可以是胺基或者二胺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高分子的侧链上含有可与络合剂反应的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高分子的侧链上含有可与络合剂反应的基团是卤素、氰基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获得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络合剂将有机高分子接枝官能团并负载到催化剂载体上,得到官能化-高分子/Al2O3前驱体;配制钯-银的溶液,将负载有官能化-高分子/Al2O3前驱体浸渍到已配制的钯-银溶液中进行反应,使钯、银络合到官能化高分子链上,钯和银与有机高分子形成了有机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得到Pd-Ag-高分子/Al2O3前驱体;在380~550℃对Pd-Ag-高分子/Al2O3前驱体进行焙烧,时间为2~6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l2O3的晶型为θ、α或其混合晶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制备时,通过络合剂将有机高分子接枝官能团并负载到催化剂载体上,是指:将有机高分子负载到催化剂载体上,然后通过络合剂在所负载的高分子链上接枝官能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制备时,通过络合剂将有机高分子接枝官能团并负载到催化剂载体上,是指:先通过络合剂将有机高分子接枝官能化后,再负载于催化剂载体上,制备官能化-高分子/Al2O3前驱体。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获得包括如下步骤: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官能化-高分子/Al2O3前驱体的制备
将有机高分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高分子溶液,再将载体浸渍到上述溶液中,静置使有机高分子沉积于Al2O3表面,干燥;再加入含有官能基团的络合剂回流0.5~300min,制备得到官能化-高分子/Al2O3前驱体;
B.Pd-Ag-高分子络合物/Al2O3前驱体的制备
配制钯-银溶液,并用无机酸调节pH值1~4,称取已制备的官能化-高分子/Al2O3前驱体,将配制钯-银的溶液加入到前驱物上,20~35℃下浸渍5~30min,洗涤、干燥,得到Pd-Ag-高分子络合物/Al2O3前驱体;
C.催化剂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前驱体,380~550℃焙烧2~6h,得到Pd-Ag/Al2O3催化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官能化后高分子链上的官能团摩尔数/(Pd+Ag)摩尔数为100~1。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摩尔数计,络合剂摩尔数/高分子中反应性基团摩尔数为100~1。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络合剂摩尔数/(Pd+Ag)的摩尔数为100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0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