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6114.9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4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阚梓瑄 |
地址: | 3004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气流 回流 离心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风扇,尤其是一种能够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
背景技术
根据进、出气流的流向,风扇可以分为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两种。其中,离心风扇中空气从轴向方向流入离心风扇并由圆周方向导出,具有风压大的特点,因此离心风扇广泛地应用于吸顶式空气净化器、吸尘器,等等。
传统的离心风扇,包括电机、叶轮、扩压器和罩壳等。叶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以及若干片叶片。罩壳中央设有进气口,叶轮的上盖板设有中央通孔,上盖板、下盖板以及相邻两片叶片围成空气流道,空气流道的外端为排气口。
当电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叶轮的空气流道内的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排气口处形成正压力(即高于大气压力)的高压区,所以空气流道内的气体经排气口甩出,被甩出的气体流经扩压器,最后由电机壳体上的风口11排出;与此同时,在离心风扇的进气口处形成负压力(即低于大气压力)的低压区,所以外界气体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吸入到叶轮内,以补充排出的气体,而进入空气流道内的气体再次在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而排出离心风扇,如此循环往复工作。
由离心风扇的上述工作原理可知,离心风扇的进气口处为负压低压区,离心风扇的排气口处为正压高压区。根据流体的性质,高压区的气流容易流入低压区,所以排气口排出的气流的一部分会流回进气口而形成回流,从而造成内泄漏损失,降低了离心风扇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离心风扇的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包括安装在电机壳体内的电机、中央具有进气口的罩壳和设置在所述罩壳内的叶轮,其中所述叶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以及呈放射状均匀设置在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若干片叶片,所述叶轮的上盖板具有中央通孔,由所述上盖板、下盖板以及相邻两片叶片所围成的空间为空气流道,空气流道的外端为排气口,其中,所述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中还包括能够防止气流由所述排气口回流至所述进气口的第一挡流环。
所述第一挡流环设置在所述叶轮的上盖板上面,所述第一挡流环的顶端面与所述罩壳下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5-1.5mm。
所述第一挡流环设置在所述叶轮的上盖板上面靠近外圆周边缘位置。
所述第一挡流环设置在所述罩壳上,所述第一挡流环的底端面与所述叶轮的上盖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0.5-1.5mm。
所述第一挡流环与所述上盖板的外圆周边缘相对应。
所述罩壳具有向外凸起的凸肩部,所述第一挡流环设置在邻近所述凸肩部位置。
所述离心风扇还包括第二挡流环,该第二挡流环设置在所述罩壳上,并与所述第一挡流环错开布置。
所述第二挡流环的顶端面与所述叶轮的上盖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1-3mm。
所述第一挡流环的厚度为0.3-1mm,高度为-3-54mm。
所述第二挡流环的厚度为0.3-1mm,高度为1-4mm。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由于设有能够防止气流由排气口回流至进气口的第一挡流环,因此,可以有效阻碍回流发生,减小内泄漏,增加风量,从而提高电机效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表示图1的A-A剖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的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图3所示的叶轮的俯视图;
图5表示图4的B-B剖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表示图6的C-C剖视图;
图8表示本发明的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的第二种实施例中的罩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表示图8所示的罩壳的俯视图;
图10表示图9的D-D剖视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的防止气流回流的离心风扇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钩钉
- 下一篇:半圆形钢木结构蜜蜂活动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