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含氨气体中氨的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6142.0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香平;陈晏杰;任保增;王蕾;田肖;董海峰;聂毅;周清;姚月华;张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子 液体 氨气 体中氨 回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含氨气体中氨的回收方法,采用基于离子液体的吸收剂将含氨气体中低浓度的氨吸收下来,然后通过变温、变压解吸得到较高纯度的氨,解吸后的吸收溶剂返回到吸收装置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溶剂可以是纯离子液体,也可以是含有其他溶剂如水、聚乙二醇等的复合离子液体溶剂,但离子液体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应大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氨气体组成中,氨的摩尔百分含量为1%~3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装置采取单塔操作、双塔操作或多塔操作;吸收剂自上段进入吸收塔,含氨气体以气态的形式由塔下部进入,二者逆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塔进料液气比大于3.5,操作温度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富氨吸收剂首先通过单级或多级闪蒸解吸出大部分的不凝气,然后通过进一步闪蒸回收吸收剂中的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解吸后的溶剂中含氨质量浓度小于1000ppm,经加压降温后返回吸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1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