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新型节能型浆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6831.1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寰;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滔(连州)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333 | 分类号: | D06M15/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1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玻璃纤维 新型 节能型 浆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新型节能型浆料。
背景技术: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由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织造而成,其具体制造工艺为:1、整经,先将经纱按照一定数量排列,通过整经机卷取于经轴上;2、上浆,对经纱进行上浆,以增加经纱耐磨性,保护经纱在喷气织机上高速摩擦不产生破丝毛羽;3、织布,经纱上浆后,在喷气织机上投纬织布,形成胚布;4、退浆,胚布制造完成后,将胚布中玻璃纤维纱表面的浆料去除,首先通过连续退浆,烧除99%的浆料,然后进行批退浆,将玻璃布残浆率退到0.1%以下;5、处理,退浆后再对玻璃纤维布进行表面硅烷偶联剂处理,得到玻璃纤维成品布。
由于玻璃纤维纤维纱及玻璃布制造工艺等因素的限制,玻璃纤维布是由经纱、纬纱通过喷气织布而成的平纹织物,玻璃纤维纱在织布机上要经过高速反复的弯曲、磨擦作用,再加上电子级玻璃布对布面毛羽的严格要求,同时要保证织布的生产效率,就必须对织布用的经纱进行上浆,以增加经纱的强度及耐磨性并同时贴覆毛羽。
目前对经纱进行上浆所采用的浆主要为PVA浆料,其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浆液粘度稳定,浆膜坚韧、耐磨性、抗屈曲度都很好,但是采用PVA上浆,其退浆比较困难,闷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PVA燃烧不充分,无法退浆干净的问题,为达到较好的退浆效果,需要增加液化气的用量,以使炉温升高,将经纱上的浆料进行气化,因此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退浆困难,退浆效果差及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新型节能型浆料,以达到降低能耗,提高退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新型节能型浆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主体浆料94.7%,辅助浆料5%,上腊剂0.03%。
其中所述主体浆料为聚乙烯醇。
其中所述辅助浆料中包括有助燃剂、抗静电剂和渗透剂,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助燃剂为90%,抗静电剂为5%,渗透剂为5%。
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新型节能型浆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主体浆料84.8%,辅助浆料15%,上腊剂0.02%。
其中所述主体浆料为聚乙烯醇。
其中所述辅助浆料中包括有助燃剂、抗静电剂和渗透剂,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助燃剂为90%,抗静电剂为5%,渗透剂为5%。
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新型节能型浆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主体浆料64.7%,辅助浆料35%,上腊剂0.03%。
其中所述主体浆料为聚乙烯醇。
其中所述辅助浆料中包括有助燃剂、抗静电剂和渗透剂,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助燃剂为90%,抗静电剂为5%,渗透剂为5%。
与现有的PVA浆料相比,本发明在其中加入了以助燃剂为主的辅助浆料,在对玻璃纤维纱布进行退浆处理进行闷烧时,提高了残留浆料的燃烧效率,减少了对液化气的使用,降低了能耗;同时加快了玻璃布的退浆过程,提高了退浆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发明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新型节能型浆料,主要用于提高玻璃纤维布的退浆效率,降低能耗。
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新型节能型浆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主体浆料94.7%,辅助浆料5%,上腊剂0.03%。其中所述主体浆料为聚乙烯醇;辅助浆料中包括有助燃剂、抗静电剂和渗透剂,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助燃剂为90%,抗静电剂为5%,渗透剂为5%。
在整经上浆过程中采用上述比例的新型浆料,在进行后处理BH炉闷烧,以7628纱布为例,所检测相关数据如下:
采用上述比例的浆料BH炉闷烧时间比常规浆料的BH炉闷烧时间少2个小时情况下,阻氧指数为0.035%,织造效率为95%。
采用上述比例的浆料BH炉闷烧时间比常规浆料的BH炉闷烧时间少4个小时情况下,阻氧指数为0.045%,织造效率为95%。
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新型节能型浆料,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主体浆料84.8%,辅助浆料15%,上腊剂0.02%;所述主体浆料为聚乙烯醇;其中所述辅助浆料中包括有助燃剂、抗静电剂和渗透剂,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助燃剂为90%,抗静电剂为5%,渗透剂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滔(连州)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建滔(连州)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蹄贡丸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