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转换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6886.2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林元杰;杨安仁;曹备;高殷慈;阿希什劳希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转换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转换模组。
【背景技术】
大多数计算器和通讯网路都使用铜导线作为网络数据传输的载体。铜线及节点之间都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数据的,或许不同于其它的变化或信号放大,通过铜导线传输数据需要在节点处解码。铜导线的缺点是带宽较小,而且铜相对于光纤,传输信号的能力较弱。故,很多计算机和通讯网路包括因特网,都在用光纤代替铜作为传输介质。
光纤系用光波代替电信号来传输信号。譬如说,一种逻辑信号“1”可以描述成一段区间内的光脉冲,而另一种逻辑信号“O”则可以描述为这段区间内没有光脉冲。另外,同一光纤可以同时传输多种颜色的光线,每种光线描述一个独立的信号束。由于光线在光纤内占用的空间相对于电线号在铜线的空间来说要小得多,所以光纤传输的带宽要远大于铜线。
尽管光纤的传输效率很高,但传输程序数据时还是会遇到实际的问题。信号在传输到计算器之前、期间以及之后,是存放于不同的介质中。由于现在还没有技术来存放数据包,不久的将来,网络通讯公司可能会在集成芯片与网络节点之间使用光纤传输。要建立这样的网络,就需要光电转换器,以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光电转换器需要使不同装置间可以稳定可靠地连接,同时要求其体积较小。稳定的连接可以保证不会因中断连接而导致转换失败的问题。光电转换器体积小,则可以使高密集度的光纤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从而提高更大的带宽。
这种光电转换器的设计虽然可以保障电学装置和光学装置连接稳定,但是各装置的组装将会很复杂。
如前所述,迫切需要提供一种简单而紧凑的光电转换模组,以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封闭的整合式光电转换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转换模组,其固定于基板上,该光电转换模组包括一个封闭的壳体及光电转换器,该壳体只在下方和前方设有开口,壳体具有至少由一个分隔肋分隔开的收容腔,每个收容腔定义了一个前端开口;光电转换器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收容腔内,各光电转换器包括光学引擎模块、光传输接口及电传输接口;光传输接口遮蔽了壳体的前端开口,当光电转换模组安装到基板上时,壳体容纳并封闭光电转换器,电传输接口电性连接基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光电转换模组有如下功效:壳体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光电转换模组,同时减少外界的电磁干扰,而分隔肋则可减少各光电转换器之间的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电转换模组安装于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光电转换模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光学引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光学引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电插座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两光电转换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固定于基板(包括但不限于电路板)200的光电转换模组100,其包括壳体1及若干光电转换器2a(本实施例包括4个光电转换器)。每个光电转换器2a包括一光学引擎模块2、适用于BGA(球栅排列)的电插座3及光传输接口210。光学引擎模块2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插座3,两者形成光电转换器2a而一并收容于壳体1中间被分隔肋14b隔开的若干收容腔11内。因此,壳体1与基板200配合以将光电转换器2a封闭在其中,只将一用于光传输之光传输接口210暴露于壳体之前端,从而防止灰尘沾染灵敏的光学引擎模块2及电插座3。电插座3则形成跟基板200电性连接的电传输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