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管泄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7485.9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林;李艳萍;刘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元生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管 泄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真空采血管质量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试管泄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一次性封闭真空采血技术为NCCLS推荐的标准采血技术,由于是在全封闭系统下完成采血程序,因而从根本上排除了血液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并且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因而易于普及和推广,已在各级医院广泛使用。真空采血管抽血因其干净安全、简单快捷、准确可靠,方便经济的特点,是医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是实验室认证、医院ISO 认证的必要内容之一。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由安全帽、胶塞和试管及添加剂、标签组成,安全帽采用医用PE材料,试管采用加厚玻璃或PET塑料制成,胶塞采用医用丁基橡胶制造。试管容器内根据要求预制一定的真空,利用压差的原理使血液采集到试管容器中,试管尺寸统一,与现代国际上常用的检测仪器配套性好,方便直接上机。目前市场上真空采血管品牌众多,有的产品质量欠佳,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合格试管要求透明、表面光滑,密合性好,没有裂缝、孔眼引发泄漏。迄今为止,还没有专用的试管泄漏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成简单、构造合理,气密性检测方便、快捷,准确可靠,工作效率高,操作使用方便的试管泄漏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试管泄漏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其设有支架、试管吸盘、真空泵、试管吸盘翻转机构、水槽、电气控制台,所述试管吸盘翻转机构安装在支架上,其包括有电机、减速器、翻转体,试管吸盘安装固定在翻转体上,在180度范围内进行前后定位翻转,试管吸盘分别处于直立、盘面水平向上、盘面水平向下三个位置状态;所述试管吸盘盘面上整齐设有若干气孔,试管吸盘内设有与气孔连通的气道,气道通过连接软管与真空泵连接;所述水槽安装在支架上,位于试管吸盘处于盘面水平向下位置的下方,水槽内装有水。
本发明所述试管吸盘盘面为弹性橡胶板或塑料板制成,其边缘上还设有试管码盘靠板。在试管吸盘处于直立位置时,其位于盘面下侧和前侧,用来支撑、挡靠试管码盘,便于将码好的排列整齐的试管管口水平对准在试管吸盘上相应的气孔上,进行下一步的抽真空吸合固定。
本发明所述水槽下部设有由气缸和活塞组成的升降机构。便于水槽位置的升降。本发明所述试管吸盘气道的连接软管上设有进气阀。
本发明所述水槽中还装有棉絮,以便起缓冲作用,不会碰伤试管。
本发明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一支杆,其位于盘面水平向上位置的下方,用来支撑翻转体和试管吸盘。所说支杆上端还设有真空泵工作触发开关。
本发明采用上述组成结构,通过试管吸盘翻转机构控制试管吸盘的位置,当试管吸盘处于直立状态,装载试管的试管码盘侧立着对准试管吸盘盘面,将码好的、排列整齐的试管管口对准盘面相应的气孔,而后向右侧翻转试管吸盘90度,试管吸盘处于盘面水平向上位置,试管管口向下处于直立状态,启动真空泵抽气,直至试管抽真空与盘面吸合固定可靠,维持真空泵抽气,继续通过试管吸盘翻转机构带动吸合试管的试管吸盘向左侧翻转180度,使装载试管的试管吸盘处于盘面水平向下位置,试管底部浸入水槽内,而后再向右侧翻转试管吸盘90度,试管吸盘处于直立状态,此时,检查试管底部和试管内是否有水,即可判断试管是否泄漏。最后停止真空泵抽气,将试管码盘侧立着对准试管吸盘盘面,打开进气阀,用试管码盘收集检验过的试管。本发明通过试管吸盘和真空泵吸合固定试管;通过试管吸盘翻转机构带动装载试管的试管吸盘翻转、定位,使抽真空的试管底部浸入水槽内,检查是否泄漏。对照现有技术,本发明组成简单、构造合理,气密性检测方便、快捷,准确可靠,工作效率高,操作使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试管泄漏检测装置,特别适用于真空采血管用试管的泄漏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试管吸盘处于直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试管吸盘处于盘面水平向上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试管吸盘处于盘面水平向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发明试管吸盘盘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是:1.支架,2.试管吸盘,21.气道,22.盘面,221.气孔,23.试管码盘靠板,3.试管,4.连接软管,5.真空泵,6.气缸,61.活塞,7.电气控制台,8.电机,9.减速器,10.翻转体,11.进气阀,12.水槽,13.棉絮,14.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7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