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8528.5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夏伟强;刘国强;于德泽;孙伟;任华林;郭晓林;陈德民;陆晓平;王峰;麻越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1/684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黄飞 |
地址: | 321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 自动变速器 换挡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类,具体是一种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在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平稳快速的动力性换挡,提高乘坐的舒适性。由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分析可知,当上一挡位的离合器分离,下一挡位的离合器滑摩的时候,由于两个挡位传动比的差别,为了使换挡过程中车速平稳变化,没有明显的冲击,必须在这过程中,对发动机转速进行有效控制以匹配下一挡位的输入轴转速。现阶段对发动机转速的控制主要通过变速器控制单元与发动机控制单元之间进行通信,按照事先确定的通信协议通过总线数据交换来实现,这种方法强调整车一体化设计,不能直接对发动机进行独立控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换挡过程分析可知,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两个离合器交替接合,需对两个离合器交替接合的配合时序和接合压力进行控制,以获得良好的换挡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挡过程平稳、快速、换挡品质较好、乘车舒适性好的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转速的控制方法与控制时机;换挡过程中对两个离合器交替结合、分离的控制方法;
其中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与时机是:
1)目前的发动机基本上采用了电子节气门,由油门踏板上发出的两组独立的电压信号进行控制,两路信号值成倍数关系。本发明的发动机转速的控制方法是将变速器控制器串接在原有油门踏板至发动机控制线之间,由变速器控制器对油门踏板的位置信号进行A/D采样,然后再通过D/A转换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达到间接控制发动机转速的目的。
本发明所用的控制方法有效的克服了当前该领域通过协议对发动机转速进行控制的局限性,对不同类型的发动机都有普遍适用性。
2)发动机转速的控制时机是在换挡过程中上一挡位的离合器分离,下一挡位的离合器滑摩的滑摩相阶段,以适应下一挡位输入轴转速的变化。其中在升挡过程中,需要降低油门开度值,以实现发动机降速;降挡过程中,需要提高油门开度值,以实现发动机升速。当发动机达到通过传动比计算得到的目标转速时,恢复油门开度。由于发动机油门存在响应时间,应当予以提前降低或提高油门开度,而当接近目标转速时,予以提前恢复油门开度。
换挡过程中对两个离合器交替结合、分离的控制方法是:
1)两个离合器配合时序的控制方法:在双离合式自动变速箱换挡过程中,发动机转矩始终传递到车轮上,两个离合器必然存在重叠的部分,重叠程度影响换挡品质。本发明对离合器配合时序的控制方法是通过精确调节两个离合器控制电磁阀的占空比(k1,k2)来实现。离合器电磁阀占空比的大小决定了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速度。
2)两个离合器压力变化的控制方法:在换挡过程中,发动机转矩通过两个离合器交替传递到变速箱直至车轮,两个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之和必须与发动机输出扭矩变化相适应,特别是滑摩阶段扭矩的传递。本发明通过控制离合器电磁阀占空比的变化速度来控制两个离合器压力变化曲线。
本发明具体包括车辆起步时对离合器的控制方法;车辆升挡时对发动机与两个离合器的控制方法;车辆降挡时对发动机与两个离合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调节用于控制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中离合器结合与分离电磁阀的占空比,来控制换挡过程中两个离合器的配合时序及其各自的接合速度和接合压力,以实现对换挡过程中前序离合器与后继离合器两个离合器传递扭矩之和与发动机扭矩相适应;根据传感器采集油门踏板位置信号、发动机转速、前序离合器输入轴的转速及离合器压力信号、后继离合器输入轴的转速及离合器压力信号,来决定何时进行换挡及相应的换挡方法。本发明方法使换挡过程平稳、快速,换挡品质较好,提高乘车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起步过程离合器接合过程压力变化示意图。
图2为起步控制程序流程图。
图3为平稳起步效果测试图。
图4为升挡过程示意图。
图5为升挡控制程序流程图。
图6为升挡效果测试图。
图7为降挡过程示意图。
图8为降挡控制程序流程图。
图9为降挡效果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8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CFP光收发器
- 下一篇:汽车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