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晶玻璃窑炉料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8999.6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1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强;王强;温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18 | 分类号: | C03B5/18;C03B5/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3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晶玻璃 炉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高档水晶玻璃的窑炉料道装置。
背景技术
流液洞是玻璃窑炉中所有玻璃液流经的卡喉部位,是玻璃窑炉中的主要部位。流液洞的作用机理是在玻璃的熔化过程中,由于比重较小的脏料,以及气泡的浮力作用,上层的玻璃液较差,通过流液洞结构,阻挡上层不合格玻璃液进行工作池,达到提高玻璃质量的目的,同时也阻隔了熔化池和工作池,熔化池和工作池温度要求不同,流液洞装置也起到隔墙的作用,便于根据工艺要求,来分别控制熔化池和工作池的温度。目前,除了平板浮法玻璃窑炉以外,几乎所有的玻璃池窑都设置流液洞结构来提高玻璃液质量,其在降低玻璃液的气泡和结石有较好的作用。传统的玻璃池窑,是一道流液洞设在熔化池与工作池之间,此种结构基本满足一般产品,但是水晶玻璃属高档装饰建材玻璃,其物理性能指标要求较其它玻璃要求更高。在实际生产中,熔化好的玻璃液经第一道流液洞流到工作池后,因在工作池和料道流动时,会因工作池和料道中的挥发物、耐火材料侵蚀等杂物,浮在玻璃液表面。因此,传统的玻璃池窑料道装置不能够起到对玻璃液的良好均化,导致玻璃产品产生如气泡、结石、条纹、应力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起到较好的均化玻璃液的作用,同时能够大大改善如气泡、结石、条纹、应力等玻璃缺陷的生产高档水晶玻璃的窑炉料道装置。
本发明的水晶玻璃窑炉料道装置,包括用于熔融玻璃液的熔化池、玻璃液混合工作池以及玻璃液出料的支料道,所述熔化池与工作池通过一次流液洞相连通,所述工作池被两块耐火材料制作的挡砖分成三个区域,所述三个区域中包括分配料道和搅拌料道;所述分配料道与工作池之间通过二次流液洞相连通,所述搅拌料道与分配料道通过三次流液洞相连通。
所述二次流液洞位于挡砖一的中部,所述三次流液洞位于挡砖二的下部。
本发明的水晶玻璃窑炉料道装置为具有三次流液洞结构的窑炉料道,与普通窑炉相比,起到均化玻璃液的作用十分明显,结石、条纹、应力等玻璃缺陷能得到大大改善,玻璃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在某些不适合搅拌的玻璃料种中,具有更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水晶玻璃窑炉料道装置包括用于熔融玻璃液的熔化池1、玻璃液混合工作池2以及玻璃液出料的支料道5,所述熔化池与工作池通过一次流液洞10相连通,所述工作池被耐火材料制作的挡砖一9和挡砖二6分成三个区域,其中包括分配料道3和搅拌料道4;所述分配料道与工作池之间通过二次流液洞8相连通,所述搅拌料道与分配料道通过三次流液洞7相连通;所述二次流液洞8位于挡砖一9的中部,所述三次流液洞7位于挡砖二6的下部。本发明的水晶玻璃窑炉料道装置为具有三次流液洞结构的窑炉料道,与普通窑炉相比,起到均化玻璃液的作用十分明显,结石、条纹、应力等玻璃缺陷能得到大大改善,玻璃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在某些不适合搅拌的玻璃料种中,具有更好的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8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