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提式外置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9196.2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金振忠;万荣群;金洪义;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振忠;万荣群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力桥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6 | 代理人: | 董洪波;刘丽华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提式 外置 管式膜 生物反应器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水处理回用管式膜生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膜生物反应器绝大多采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膜组件安放在生化池内,采取抽吸式过滤,通过自吸泵或真空抽吸,源水透过中空纤维膜而实现固液分离净化,由于抽吸式工作变量控制小,只有8-12L/m2·h,流量相对较低,且由于膜组件长时间浸泡在拥有大量微生物的污水中,具有生成生物污染的风险,化学清洗时,只能离线进行,这不利于大规模连续稳定运行,膜组件寿命短,一般只有1-2年。
一般的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装置于生化池外放置。生化池的原水通过给水泵和循环泵使膜装置与生化池连续在一起。透过液至清水池,浓水返回生化池,由于生化池中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很高。为防止膜组件污堵,这种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必须采用大错流形式进行固液分离,为达到每秒1-3米的过滤速度,通常循环水量和产水量的比例达到10∶1,即生产1吨透过液,需要10吨的原水循环水量,这种大错流的电耗通常要达到1-3度电/吨水,明显的是高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提式外置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净化装置。
它包括生物反应器(P1)、给水泵(P2)、循环泵(P3)、管式膜组件(P4)、布气器(P5)、空气压缩机(P6)、反洗泵(P7)、加药泵(P8)和多组气动阀门(V1、V2……V8);生物反应器(P1)中经生物处理后的水经给水泵(P2)→循环泵(P3)→气动阀门(V1)→进水口(1)→布水孔(13)→膜管(10)→产水口(4)→气动阀门(V8)→清水池;出水/出气口(3)→气动阀门(V6)→生物反应器(P1),排空装置;进水口(1)→气动阀门(V5)→反洗排污管→生物反应器(P1);空气经空气压缩机(P6)压缩一路→气动阀门(V2)→管式膜组件(P4)的进气口(2),一路→气动阀门(V4)→气动阀门(V3、V7、V8)→产水出口(4);清水池→反洗泵(P7)→气动阀门(V3);加药箱→加药泵(P8)→气动阀门(V7)。
管式膜组件(P4)是一个竖直的圆桶形外壳(5)加上、下封头(6、7)用上、下密封(8、9)密闭的整体;上封头(6)设置产水出口(4)和出水/出气口(3);下封头(7)设置进水口(1)和进气口(2);外壳(5)内纵向设置布气板(15)、布气孔(14)和膜管(10),横向设置若干布水/布气孔(12)和布水孔(13),中间设置堵头(11)。
膜管(10)由基膜和表膜组成;基膜由烧结法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烧结而成,表膜为聚偏氟乙烯。
管式膜组件(P4)底部装有一个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烧结成型的布气器(P5)。
本发明是利用压缩空气气体将进入膜组件内的混合液滤速达到1-3米/秒,其电耗可降至0.2-0.3度电/吨水,电耗仅相当于一般大错流的十分之一,而产水量可达90-110L/m2h,是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的10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管式膜组件的主视剖面图;
附图2是本发明图1的A-A向剖面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系统参数对比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振忠;万荣群,未经金振忠;万荣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9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