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9532.3 | 申请日: | 201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良;兰先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90 | 分类号: | D04B15/9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横编机 罗拉 压力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在针织横编机特别是电脑针织横编机上通常配备有副罗拉机构和主罗拉机构,副罗拉机构在电脑针织横编机上的具体位置对应于一对大体上呈八字形分布的针床的正中下方,并且尽可能地接近于筒口处,也就是说要求其位置尽可能靠近筒口。关于筒口的概念可参见CN101225576A的说明书第7页第3段的描述以及该专利申请的图2。主罗拉机构位于副罗拉机构的下方,由副罗拉机构将编织物处于挟持状态下向下牵引给主罗拉机构,由主罗拉机构引出。
由上述说明可知,副罗拉机构是介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与主罗拉机构之间的不可或缺的过渡机构,之所以说副罗拉机构不可或缺,是因为主罗拉机构由于既受到针床的限制,又受到自身结构的制约而无法接近至前述的筒口,除非在进入对编织正式编织之前由废纱线编织出一段废织物,以便由主罗拉机构牵引,然而,如此处置既影响进入正式编织的效率,又浪费废纱线,更主要的问题还在于:由于由主罗拉机构直接牵引编织物,那么拉力的均匀性无法保障,即无法在保证理想的适度张力下牵引织物,最终影响编织机构的正常编织工作,甚至使编织无法进行。副罗拉机构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除了前述的CN101225576A外,还有CN100554556C、CN2910975Y、CB1928182A和CN2905846Y等等。
主罗拉机构在文献中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也可见诸,尽管专利申请的名称也有称作副罗拉装置,但其作用机理却是起主罗拉作用,典型的如CN101215756A(针织横编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和CN2905846Y(针织横编机的副罗拉装置)等等。更为典型的如CN201372347Y推荐的电脑横编机主罗拉。
主罗拉机构的结构包括成对配置的罗拉,即前罗拉和后罗拉,如业界所知之理,由于主罗拉机构的一对罗拉(前、后罗拉)较为冗长,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挠度,而挠度会影响前、后罗拉之间的间隙,使编织物难以获得均衡的夹住力,影响编织物的引出效果,进而影响主罗拉机构对编织物的牵引效果。
为了尽可能地减小主罗拉机构的前、后罗拉的挠度,业界往往将设计思想集中于罗拉的材质,但是实践证明效果聊胜于无,对此,申请人作了旷日持久的探索与尝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消除挠度而藉以保障前、后罗拉之间的配合效果使编织物获得均衡的牵引力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机座,所述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包括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一前罗拉,特征在于:所述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还包括有一调整架、一连接片轴、一组连接片和一组调整机构,调整架固定在所述机座上,并且对应于所述的前罗拉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片轴支承在调整架上,并且对应于前罗拉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一组连接片间隔设置,各连接片的上端枢转套置在连接片轴上,中部枢转套置在罗拉的罗拉轴上,而连接片的下端伸展到所述的调整架,一组调整机构以间隔状态设置于调整架上并且与所述连接片的下端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调整架包括一调整横梁和一挡板,调整横梁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并且朝向挡板的方向构成有一调整横梁折边,而挡板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并且朝向调整横梁的方向构成有一挡板折边,挡板折边与调整横梁折边彼此固定连接,并且调整横梁与挡板之间构成有一触脚调节腔;所述的连接片的下端延伸有前、后限位脚和触脚,触脚位于前、后限位脚之间,并且探入前述的触脚调节腔内,前限位脚对应于所述调整横梁的外侧,而后限位脚对应于所述挡板的外侧,所述的一组调整机构与所述触脚相配合,其中:在所述调整横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触脚的部位开设有致动套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9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烯基琥珀酸酐施胶剂
- 下一篇: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细旦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