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精密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0892.5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9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东;李巍;罗欣;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B23Q1/26;B23Q1/3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工作台 | ||
1.一种超精密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该超精密工作台包括宏运动平台与微位移工作台,其中宏运动平台的导轨形式采用气浮导轨,微位移工作台与宏运动平台连接,并随宏运动平台一起沿X向、Y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密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宏运动平台包括工作台基座(2),第一、第二Y向直线电机定子(1a、1b),第一、第二Y向直线电机动子(5a、5b),X向直线电机定子(6),连接机构(7)以及X向直线电机动子(3);
第一、第二Y向直线电机定子(1a、1b)分别位于工作台基座(2)的两侧,第一、第二Y向直线电机定子(1a、1b)中都均匀布置有永磁块(4);Y向直线电机动子(5a)通过气浮支承安装在Y向直线电机定子(1a)上,并沿Y向运动;Y向直线电机动子(5b)通过气浮支承安装在Y向直线电机定子(1b)上,其沿Y向运动;X向直线电机定子(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Y向直线电机动子(5a、5b)相连; X向直线电机动子(3)与微位移工作台(8)通过连接机构(7)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密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宏运动平台采用平面电机系统实现,该平面电机系统包括平面电机定子(41)和平面电机动子(43),平面电机定子(41)内部布置有永磁阵列或者线圈阵列;相应地,平面电机动子(43)内部布置有线圈阵列或者永磁阵列;
位于平面电机动子(43)下方的第一气浮(44)将平面电机动子(43)支承在平面电机定子(41)的上方;微位移工作台(42)位于平面电机动子(43)的上方,两者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密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微位移工作台(8)中的压电作动器为压电智能结构,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绝缘层(100、104、108),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极层(101、103、105、107),压电传感器层(102),压电作动器层(106);压电智能结构的最上面一层是第一绝缘层(100),与第一绝缘层(100)接触并位于其下面的是第一电极层(101),与第一电极层接触并位于其下面的是压电传感器层(102),与压电传感器层(102)接触并位于其下面的是第二电极层(103),与第二电极层(103)接触并位于其下面的是第二绝缘层(104),与第二绝缘层(104)接触并位于其下面的是第三电极层(105),与第三电极层(105)接触并位于其下面的是压电作动器层(106),与压电作动器层(106)接触并位于其下面的是第四电极层(107),与第四电极层(107)接触并位于其下面的是第三绝缘层(108);压电传感器层(102)和压电作动器层(106)的位置能够互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密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宏运动平台包括工作台(71)、作动器(72)、平衡质量(73)、弹性元件(74)、基座(75)、第二、第三气浮(76、77),以及弹簧-阻尼系统(78);
工作台(71)位于平衡质量(73)的上方,用于装夹工件(70),第二气浮(76)位于工作台(71)和平衡质量(73)之间;通过第二气浮(76)的支承作用,工作台(71)能够实现在平衡质量(73)上面且与平衡质量(73)非接触的平面运动;作动器(72)沿水平方向连接工作台(71)和平衡质量(73),作动器(72)用来驱动工作台(71)在平衡质量(73)上做平面运动;平衡质量(73)位于基座(75)的上方,通过第三气浮(77)的支承作用,工作台(73)能够实现在基座(75)上面且与基座(75)非接触的平面运动;基座(75)由若干个主动减振器(79)支撑;弹性元件(74)和弹簧-阻尼系统(78)沿水平方向并联连接平衡质量(73)和基座(7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精密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阻尼系统(78)为俘能装置,其结构为:由金属制成的柔性块(81)的上部中间位置处开有一个方孔(82),方孔(82)中安装有一个压电智能结构(83);折叠弹簧(86)和(88)在方孔(82)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它们共同对压电智能结构(83)提供预压力;柔性块(81)的下部分为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具有垂直方向弹性的折叠弹簧(87)和(89),压电智能结构(83)和折叠弹簧(87、89)的共同组成了一个弹簧-阻尼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08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盖类零件仰放加工装置
- 下一篇:数控机床的反包容闭式静压导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