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磨机锥齿-内摆线大传动比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1262.X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声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杰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磨机锥齿 摆线 传动比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磨机减速技术领域,一种矿磨机锥齿-内摆线大传动比减速器。
背景技术
中信重工机械公司、洛阳矿山机械设计研究院《矿磨机慢驱传动用锥行星大传动比减速器》200810231115.8以适应矿磨机慢驱动工作需要。该发明行星部份构思与①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卷3.图14-5-31;②朱孝录《齿轮传动设计手册》图7-23;③《悬浮均载行星齿轮减速器》95243413.X;④张展《行星差动传动装置》图8-4;⑤饶振钢《行星齿轮传动设计》图10-9相似,因而显式不了发明构思的新颖性、创造性。此外,该发明称传动效率≥97%,但由朱孝录《齿轮传动设手册》1030页、《机械传动装置选用手册》393页;张展《行星差动传动装置》310页:单级(NAD)η=0.98,因而得出总效率应为:η=0.984=0.92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轴向尺寸短45-55%矿磨机锥齿-内摆线大传动比减速器。
技术方案
据《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卷4.16-127页,现代最先进8275(即日本住友6275)型:外形φ986×1462、2460kg,承载能力:n1=1000rpm、i=87、N1=51.3kW、T2=39400(Nm)。
下述改进技术方案使本发明具有很高承载能力:
朱孝录《齿轮传动设计手册》6页、《齿轮手册》上,1-12页:摆线效率η=0.9~0.98=0.94,因而可取代背景技术三级行星减速器
(A)用内摆线轮便取代了由针齿壳、针齿及针齿套构成的针轮。其优点:(1)结构简单、另件少;(2)单级减速比很大,减速比大于59时毋须抽齿,同时由于内齿摆线轮与外齿摆线轮为纯滚动啮合,因此在输入功率相同情况下,体积降低1个等级。比照普通摆线接触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内摆线承载能力可提高2-3倍,可将传统单级最大减速比87增大到160;
(B)传统二片轮改为四片轮:输入轴上偏心的布置是一、二轮间及三、四轮间相位角均错开180°,而二、三轮间相位角相同,优点在于:输入轴上的回转质量处于静平衡、动平衡状态,使传动更平稳。最大机型8275轮厚b=80mm,四片时轮厚为40,可提高热处理与磨削质量,此外在轮与轮间装置圆环板以变悬臂柱销为简支结构,柱销弯曲应力提高一倍;
(C)采用W输出机构:用均布柱销将输出轴圆盘与均载盘联接一体,其支承轴承置于摆轮的两侧,可大大减短减速器轴向尺寸,这对矿磨机减速器非常重要。
接触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摆线承载能力提高2-3倍,满足设计要求。
内摆线啮合副处于良好润滑状态,同时由于是凹-凸啮合,当量曲率半径小,因而其接触强度高于普通摆线。由于普通摆线轮齿-针齿接触强度计算较简单而可作为比照。接触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摆线承载能力提高2-3倍,现以盾构机减速器为例:
【摆线减速器参数】N=150kW,n1=1000rpm,i=109,T2=146774Nm(η=0.94),Rz=250,e=1.50,K1=0.66,K2=1.586,Y1max=1.361,b=65mm,针套(齿)半径rz=ρ1=4.50,半埋孔曲率半径ρ2=4.509(孔φ=9.018),若η≈0.94,则四片即两组二片时扭矩为T2=73388Nm
于是:由针销作用在轮齿上的力Fmax=2000T/(K1RzZa)=8161(N),
(A)针齿与半埋孔接触应力:
σJmax=0.418{FE(ρ1-1-ρ2-1)/b}0.5=0.418{8161×2.12×105(ρ1-1-ρ2-1/65}0.5=45.4(MPa)
许用接触应力[σH]=633(MPa),E=2.12×105MPa(注)
(B)针齿与摆线轮接触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杰,未经吴小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12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球阀
- 下一篇:一种锚栓和与之配合的锚固方法